根据《天津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我市到2025年要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成效不断呈现,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不断显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效能显著提高等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建设京津湿地生态过渡带、重塑津沽水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等具体措施。

  “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等渠道,围绕市民生态文明感知度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1份,侧重了解市民对关心的城市内涝、垃圾分类、空气质量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受访者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

  常住居民心系城市生态

  在年龄分布方面,19岁至35岁的受访者占40.21%,36岁至50岁的受访者占27.84%,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占比较低;在本市居留状况方面,85.91%的受访者在本市生活了10年以上,14.09%的受访者在本市生活未满10年。综合受访者情况可知,长居本地的中青年市民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关注较多,对相关话题的讨论热情较高。

  那么,受访者对哪些城市生态领域的话题最感兴趣呢?

  城市内涝、垃圾分类、空气质量,是市民关注度较高的三个方面;另有21.31%的受访者表示近期对上述生态话题缺少关注或者在具体领域知之甚少。

  七成市民曾遇城市内涝

  今年夏季,各地水患灾情引发广泛关注。在天津,城市内涝并不鲜见。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6.46%的受访者从未遭遇过城市内涝,七成多受访者均遇到过内涝问题,其中39.52%的受访者遇到内涝的次数低于5次,12.37%的受访者已经历过6次至10次,21.65%的受访者经历过11次以上的城市内涝。

  接近半数(45.36%)受访者认为内涝问题影响了个人生活,24.06%的受访者不确定内涝是否会对生活构成影响,18.21%的受访者感觉影响很大,12.37%的受访者认为基本上没受到影响。在针对容易发生内涝的地区进行调查时,老旧居民小区占比最高,超过六成;此外隧道涵洞(53.95%)、坑洼湿地(50.52%)被广泛认为是有内涝隐患的地带;而关注到立交桥下、小马路、地下车库、河流沿线内涝隐患的受访者也比较多。相对而言,担心地铁内部发生灌水和认为主干道易遭遇内涝险情的受访者占比较低,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让受访者感到安心。

  自救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在天津,既有气象部门研发的城市内涝智能监测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也有对河道水文环境的日常治理与中心城区易积水地带排水管网的改造升级,更有卫健委发布的《天津市城市内涝后预防性消毒指南》指导环境清淤和预防性消毒工作。相较于不熟悉汛期内涝风险的内陆城市,天津在内涝防治措施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汛期准备也很充足。数据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对本市防涝措施持正面评价,其中非常满意占9.97%,比较满意占30.24%,一般占36.08%,各有一成左右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和“极为不满”。

  市民为防范城市内涝做了哪些准备呢?62.89%的受访者熟悉生活区域和工作范围内容易积水的内涝点,37.11%的受访者不太了解相关情况。而对于内涝发生时可能引发的危险和应急自救办法,仅23.71%的受访者对两者都有所了解;40.89%的受访者了解潜在危险,但不了解自救知识;18.56%的受访者了解自救知识,但不了解潜在危险;也有16.84%的受访者缺乏应对内涝的知识和经验。近六成受访者几乎不掌握内涝自救知识,这一数据虽然从侧面印证了市民对城市管理、内涝防治水平的信任,但同时也说明市民自救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科学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近四成(39.87%)受访者对目前的垃圾分类状况持满意态度,31.27%的受访者感觉一般,也有近三成(28.86%)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状况不太满意。32.30%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很有必要,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要求;25.09%的受访者觉得垃圾分类的外部条件还不够齐备;部分受访者持其他态度。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杜立婷认为,我市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时间不长、趋势向好,同时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的重塑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舆论宣传、说服教育以及奖惩措施或能在短期内改变行为,但不足以确保长期理想效果。如果能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出发,基于习惯的形成机制,制定有关垃圾分类习惯重塑的公共政策,提供相应设施则可给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更长效、稳定的助益。“比如,利用人们在通勤路上吃早餐或在快递站取件当场拆除包装的习惯,定点设置相应的垃圾投放箱,培养市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再比如,有的国家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制定详尽且严格的规则,约束人们必须在固定日期或固定时段投放指定种类的垃圾,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其实是为了建立垃圾分类习惯的情境稳定性。” 杜立婷指出:增强垃圾分类相关产品和设施的可得性,可以让习惯建立更轻松;在已有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累加新的垃圾分类习惯,可以让政策实施更有效;降低新习惯的感知困难性,让垃圾分类更轻松有趣,可以提升参与积极性;维持垃圾分类的时空场景稳定性,可以给习惯强度“增压提速”……实施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干预策略,才能引导更多民众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关注家人需求 关心生态环境

  黎黎是二胎妈妈,也是全职主妇,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生活中,最关注的也是家人的需求。

  “我先生从中学开始患有鼻炎,因为发病没有规律、忍一忍就过去了,许多年来也没有去医院看过。婚后我劝他去看病,才发现他对包括灰尘在内的很多东西都过敏。所以我家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前就已经有空气净化器了,后来又在装修房子时安装了全屋的新风系统。这种(空气净化)效果,在我先生身上体现得挺明显的。”夫妻俩都很关注空气质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前就有购买N95口罩备用的习惯,去年年初他们还曾拿出许多“存货”赠给亲朋好友、单位同事和社区值勤的工作人员。

  相较于五年、十年前,黎黎感觉雾霾天气明显变少了,不过大风扬沙天气还是很难避免。“我家也有儿童N95口罩,但用得少,大孩子嫌难受,小孩子戴不住。要是天气不好,我就尽量不带他们出门玩。”她很关心城市绿地建设,只要发现有新的郊野公园或生态廊道落成,就会安排全家人一起出游。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新建成的“绿色空间”固然风景美丽,但也有很多离中心城区较远的“老公园”缺少关注,显得破败不堪,“让人挺心疼的,有点担心新建的公园绿地是否能得到长期维护”。

  我们的生活需要更美好

  对比受访者对家庭用水和城市水环境的满意度可以发现,家庭用水的满意度(45.02%)超过了城市水环境的满意度(36.77%),而对家庭用水水质的负面评价(22.34%)也低于对城市水环境的负面评价(29.90%),另有三成多受访者对两者感受不深、没有明显倾向性。在天津这样一个水文资源丰富的城市,市民对良好的水环境需求度高,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城市居民常见污染源中,光污染的感知度均值为2.87,水污染的感知度均值为3.52,空气污染的感知度均值则达到4.08。在满分为5的情况下,空气污染的感知度均值显示出市民对相关问题比较敏感,且可能长期受空气污染问题的困扰。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市及各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统计显示,去年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45天,同比增加26天。在天津,空气质量正在持续改善,市民对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的向往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受访者敏锐地发现,空气质量的好转仍然离不开“人努力天帮忙”,市民距离轻松享受理想的空气质量还有一定的距离。

  生态文明建设广受关注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天津必须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本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受访者认可度比较高的方面包括: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政策脱离实际,执行不够彻底;短期内效果不明显,民众信心不足等。对此,57.39%的受访者关注是否能够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各有55.67%的受访者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52.92%的受访者认为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倡人人参与环保。

  你愿为城市生态做些什么

  很多受访者表示,为支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自身愿意做到珍惜资源、绿色出行、弃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垃圾分类、避免使用会持续污染环境的杀虫剂等许许多多的日常小事。

  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措施,市民的态度如何?现将部分受访者的答案摘录如下: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应该先研究问题,给出大家都方便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绝大多数人都会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我身边没有什么人会舍不得那点小安逸。还是要以大局为重,要共同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幸福!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大政方针的指引,也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支持和参与。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生态环境质量比较满意,但在内涝安全、垃圾分类的践行方面仍有不足。与此同时,一部分市民坚持旧有的行为模式、生活轨迹,希望可以“无负担”“无障碍”地参与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这也对相关对策、规定、措施本身的科学性、示范效应和人文关怀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