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一首流传多年的民谣,生动描绘了古时天津三岔河口一带,无数货船穿梭往来的繁华场景。

  当年通过运河来往于天津的各种货物,如今的人们还记得多少?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背后又蕴藏着制造者何等的智慧与汗水呢?

  运河边的老工业

  尹树鹏今年78岁,作为天津本土的文史学者,他对天津地区的经济和工业颇有研究,聊起运河边的工业,尹树鹏首先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几盒火柴,虽说物件儿不大,但往眼前这么一摆,就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过去老工业产品特有的一股魅力。

  一根小小的火柴,从原料配比到制作工艺,尹树鹏能饶有兴致地讲上半天。他告诉记者说,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痴迷于研究各种工业品的生产工艺,还曾专门到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去走访调研,记录了不少老技术工人的口述资料,几十年下来可以说也算是一个工业历史达人了,就比如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那些老式牙粉、火柴、鞋油、绒布等等,随便拿出来一个,尹树鹏都能讲出几段儿跟天津有关的故事。

  在天津,人们常说,如果把海河比作这座城市的母亲,那么南北运河就像是两条脐带,滋养着祖祖辈辈的天津人。在对工业展开调研的过程中,尹树鹏越来越感悟到这句话的内涵之深,虽说京杭大运河整体上的漕运,早在1855年就因为河南铜瓦厢黄河决口而被迫中止了,但好在天津境内的运河依仗着漳河、渭河等源源不断的上游来水,水量依旧是比较充沛的,在陆路运输还没有取代水运的年代里,纺织印染、面粉加工、化工制造等许多工厂作坊为了取水和运输方便,往往都会选择沿河建厂。

  尹树鹏说:“在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情况下,交通工具不发达,我们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是靠水来完成的,而这时南北运河就起了一个营养带的作用,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起着一个最原始的载体作用。”

  运河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津工业历史的大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想把作为畿辅屏障的天津打造成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先后创建了机器局、大沽船坞、轮船招商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到1900年左右,天津的工矿企业达到了数十家,这一时期,被称为天津近代工业的“萌芽期”,后来在袁世凯、周学熙等人“大兴工艺”的主张下,天津又创办了直隶工艺总局、劝业铁工厂等,民间商绅受此鼓舞也纷纷投资建厂,并渐渐形成了以纺织业、化工业和食品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尹树鹏少年时曾在西沽一带的北运河岸边居住,当时那里就有一家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大型火柴厂——丹华火柴厂,每天成百上千的工人进进出出,在码头装卸货物和木材是当时一景。

  随着运河水的起起落落不断前行,如今,火柴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丹华火柴厂曾经的位置,也看不出任何与当年生产有关的痕迹了。对尹树鹏来说,每次回到这里,最开心的就是能遇到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老居民,大伙儿一起聊聊过去的事儿,那些有关运河工业的往事,饱含着他们这一代天津人共同的家乡记忆和情怀,虽久远,却从不曾变得模糊,每次聊起来都仿佛近在眼前。

  百年之前的三条石

  1860年,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冲破国门,天津被迫开埠通商,满载外国商品的船只接踵而至,洋油、洋火、洋面等舶来品在带走真金白银的同时,也刺激了民族工业的转型与发展,天津本土工厂企业在外国资本的挤压下,不断学习、追赶、奋力前行,发祥于天津三条石地区的铸铁机器制造业,便是那段历史的鲜活见证。

  柳丽,退休前曾担任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她说,如今提起三条石的铸造历史,人们总会最先想到1860年的秦记铁铺,因为它是这一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其实,铸铁打铁这门手艺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早在元代,三岔河口就凭借南北运河交汇入海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海运、漕运的必经之路,商客云集、货栈林立。元代诗人张翥曾用“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这样的诗句,描绘当时这一带货船络绎不绝、桅杆林立的景象。人多了,对铁器的需求自然也多了,于是逐渐有一些住在周边的农民,趁着农闲的时候顺着运河来到天津,做点儿炼铜打铁的买卖贴补生活,并最终在紧邻三岔口的三条石地区形成了一处铁铺聚集点,制造的东西大多是马镫、船锚、炉子铁锅一类的简单铁器。

  三条石这个名字有由来,也跟这一带的铸铁历史分不开。传闻当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居住办公期间,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为了方便丧葬队伍通过,李鸿章命人在满是铸铁沙土、泥泞不堪的大街上铺了三条大青石,后来老百姓们便把这条街叫做了三条石大街。虽说这石头不是专门给那些铸铁作坊铺的,但却实实在在地方便了他们的运输和生产。今天,三条石历史博物馆里就陈列着当年那三条大青石的一部分,每块石头上都有一条经年累月碾压出来的车辙。每当凝视这些车辙,柳丽都不禁感叹,这不就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吗?只要看着它,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出车轮碾过的声音,甚至还有推车人额头上渗出的汗水,一切都显得那样真实而震撼。

  传承工业遗产 感受工匠精神

  二十世纪初,三条石地区在铸铁业基础上衍生出了更为先进的机器制造业,在今天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展厅的后面,就是一家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机器制造厂——福聚兴机器厂,老厂房里陈列着当年三条石生产的各种机器,纺织机、印染机、打包机,加工药材的切片机、处理棉花的弹花机,只要是当时运河周边工商业需要的,这里几乎都生产。不少外地货船在三岔河口卸了货之后,都会购买一些器械设备装船返航,运河,就像一条强劲的纽带,把三条石的机器制造业与全国各地连结在了一起。

  看着一台台古老而精致的机器,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它们是手工铸造的,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工匠们生产这些机器时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要生产一种机器,首先得有能制造零件的母机,最起码也得是车床、刨床一类的设备,然而由于昂贵的价格和其他各种条件的限制,三条石大部分机器厂都很难获得外国的先进设备,工人师傅们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琢磨,用土办法反复尝试,甚至有许多零件都是用手工抠出来的。

  如今讲起老工匠们用手做机器的往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三条石工业十分了不起的一段历史,可在尹树鹏和柳丽他们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心酸和苦难。从清末到民国,天津运河边的民族工业面对国内动荡的局势和外国资本的压榨,苦苦求索顽强生长。1900年,天津机器局被八国联军摧毁,不少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从机器局流散出来,其中一些人就到了三条石地区,有了他们的加持,三条石的铸铁机器制造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再加上后来比商电灯电车公司在天津成立,旧城六里范围内开始通电,电力时代的到来,让众多机器厂在生产力和产品种类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回顾历史,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厂名,总是让柳丽感到心潮澎湃,在搜集资料充实馆藏的那段日子里,柳丽总觉得有一份使命在肩上,必须细致再细致、准确再准确。她四处寻访三条石老工人,甚至把其中一些老工匠请到馆里来,结合每一道工序,把他们零零散散的回忆作为口述资料记录下来。

  一路走来,柳丽感概地说:“咱们民族工业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我们保护和传承工业遗产,既是为了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咱们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做博物馆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运河边的很多元素都是可以展开研究的,工业也好民俗也罢,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沉浸进去品味其中的精髓,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