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生产车间的内部通道上,一台运载物料的移动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身量不高、体积不大,可力气却不小,载着大箱小箱行动自如,遇到行人会避让,碰到突然出现的障碍物还会自动转身选择其他路线。

  这台“走位”灵活的工业机器人,就是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联汇智造生产的第5代智能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完全自主协作、自主移动、自主避障。“我们的移动机器人进入工厂后,会先联接到无线网络,开始扫描构建地图。一个面积 2000 平方米的厂房,扫图过程只需 15 分钟,扫描完毕后,工厂的地形图就相当于存入机器人的大脑里了,可以根据工厂实际需要为其设置站点,而机器人可在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自主决策线路。”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福海介绍说。

  在今年6月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联汇智造最新的发明专利产品-MOVER T萌系新势专业拖拽机器人更是首次亮相。这款专业的拖拽机器人,拖拽重量可达500公斤,适应面极广,能够满足多种工业和公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作为一家成立不足10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联汇智造已然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领跑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涉足智能制造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一大批智能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应运而生。

  “联汇智造瞄准这一细分领域,要做就做国内工业智能机器人制造的‘开拓者’。”赵福海说。

  “民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医疗机器人的路子很多人都已走过,但是,工业应用机器人尤其是解决大工厂车间实际难题的机器人,涉及这一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制造企业还很少。” 提起热爱的专业领域,赵福海打开了话匣子。从小在军工大院长大的他,骨子里就喜欢技术,大学毕业后在央企、设计院从事了十几年工作。

  赵福海说:“2009年时我因公到国外考察一个设备供应商,当时负责接待一个当地人,在整个接待过程中那个外国人一直是拿鼻孔冲着我,那个画面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当时我立了个志向。我要创立一个更牛的工业品牌,这个梦想就在我心里扎根了。”

  于是,赵福海又把这个根扎在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从联汇智造创立伊始,我们就把‘变革工业物流运载方式’当成自己的使命,把‘做中国最好的工业移动机器人’作为最终目标。”

  锚定目标,联汇智造开始了6年的刻苦研发。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应有的回报——联汇智造的自主品牌“移动机器 MOVER”从软件到硬件完全自主研发,并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独创的“M+M+X”全模块化机器人应用模式,使移动机器人适用于多种工况,可在多个场景之间自由切换。

  “我们十分重视自主研发和产品拥有核心知识产权。”赵福海介绍说,截至目前,联汇智造累积取得70项专利,专利申请量达到100件,其中包括12项发明专利。联汇智造的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覆盖范围在国内同行业机器人企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几年的产品落地和商业化推进,联汇智造的客户已经遍布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众多行业企业。同时,身处天津经济开发区的优越位置,让联汇智造得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和驻区企业进行洽谈合作。目前,联汇智造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施耐德、诺和诺德、住友理工等多个世界500强工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通过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搭台,联汇智造的车间、生产线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课堂,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在联汇智造大展拳脚,产生了新的“火花”。

  双向互动的成果不仅是留住人才,更是激发潜力。前不久,联汇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举行了签约仪式。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将选派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基地实习实践、科研攻关。同时,研究院将聘任一定数量的企业导师,采用“双导师”制联合指导研究生,共同搭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重要平台。“未来,联汇将继续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力量。”赵福海信心满满地说,“全力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本土品牌,我们有能力将联汇智造做到国内领先,也有信心做到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