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乔木可以节约的能耗相当于每年少排放18kg碳,而它本身吸收的碳则每年有4.5-11kg。”日前,在2022中国“风景园林月”第四场科普报告会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洪成以“城市绿色空间的低碳实施策略”为题作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当前我国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城市绿色空间大有可为,而其中,低碳景观建设是主要的方向。

  王洪成表示,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碳生产力和城市碳库的重要组成,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这包括城市绿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直接固碳释氧,促进碳吸收的直接增加碳汇的作用以及通过城市绿地降低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等间接减少碳排放的间接减少碳排的作用。

  要最大化发挥这种作用,低碳景观建设是主要方向。低碳景观是在满足园林功能的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和较高的观赏性为目标,通过有效利用基地材料、科学布局绿地结构、合理选择景观材料、有效降低景观成本等方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产生较少的污染,同时产生较高的碳汇。即在园林景观营建的全过程中产生尽可能少的二氧化碳,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使园林景观发挥最大生态价值,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符合环境、生态、美学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园林景观。

  报告中,他还结合各国绿色空间低碳发展概况,从量化区域绿色碳汇、优化空间节约更新、细化单元低碳评价、标准化核算与建造四方面提出城市绿色空间低碳实施策略,多尺度探索绿色空间低碳价值,提升绿色空间全生命周期增汇减碳能力。

  对于天津如何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要多尺度探索城市绿色空间的低碳价值。在天津城市层面的低碳景观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嵌套诸多绿色空间,不同低碳系统层层相嵌的同时,内部结构特征也应统一;此外要量化区域绿色碳汇,以碳吸收动态数据库为工具,实现碳氧平衡监督与预测,为优化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多功能混合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此外还要放眼于优化和更新上,主要表现在优化空间节约更新和推进城市低碳更新。

  “低成本建设园林景观、对低碳材料进行解构与重塑以及高固碳植物群落的配植,这些都是城市公园低碳更新的具体实施路径,在本市南翠屏公园、低碳创意实践花园等城市公园中也已有实践先例。”王洪成说,城市公园的低碳更新实践正在探索的路上前行,以支撑促进城市更好的健康与福祉,其内涵需要不断被充实发展,其方法也需要更多的实践与追寻,其理念更需要被广泛的认同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