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六集专题片《行进天津》在天视新闻频道持续热播,网络传播热度也有增无减。全片以影像化的方式形象展现“行进中的天津”“奋斗中的天津”,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天津、热爱天津的素材和场景,描绘了天津发展的美好前景。

  展现一座城市成长之路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吉东看过《行进天津》后表示,该片全面呈现了津沽九河下梢、海陆交汇、山水相融的地理风貌,真实再现了津门万年史迹、千年传承和百年历程的深厚底蕴,集中彰显了津城忠诚爱国、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人文精神,用丰富的素材、严谨的史论、唯美的画卷、感人的情节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成长之路。

  任吉东说:“《行进天津》以天津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突出亮点为抓手,借助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的全息扫描与重点解读,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俯仰角度与移形换位,再辅以人物事件的场景还原与技术再现,通过唯美画面与诗意描绘,既具备纪录片的求真求实,也富有艺术片的惟妙惟肖,更有故事片的绘声绘色,展现出行进天津的脉动、天津行进的跃动,为观众活化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津门雅韵与天津印象,观之使人共鸣,思之催人奋进。”他指出,《行进天津》可以看作是一部天津政治经济发展史,一部社会文化进步史,更是一部天津人民奋斗史,“行进的天津气势恢宏,天津的行进众志成城。《行进天津》是天津行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站在新时代的转型时期和新征程的历史起点,向党和人民递交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写给中国和世界的影像家书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认为,一部纪录片的价值蕴藏是多重的。“在《行进天津》中,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大自然美好、珍贵馈赠,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空中所作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贡献,可以看到这座城市面对时代之问正做什么样的精彩回答,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生活的韵味和魅力。观看《行进天津》,强烈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奋斗者的使命感、生命力和鲜活气在奔涌。一部纪录片,因而成为这座城市写给中国和世界的一份影像家书,成为这座城市写给时代和人民的一份答卷,成为这座城市写给未来的一份宣示。”

  陆小华还特别提到了该片的结构设计,“第一集《逐梦远航》形象展现这座城市在完成什么样的核心命题;第二集《红色画卷》深切叙述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如何传承;第三集《星河璀璨》自豪展现这座城市在诸多领域为中国作出贡献的人们;第四集《魅力之都》展现生态、建筑、人文之美;第五集《拱卫之城》从新层面阐发了这座城市的使命意识和独特贡献;第六集《津沽韵味》从人的感受出发挥洒出这座城市的神韵和魅力。”

  “这部纪录片的影像是精心摄取、编织而成,从影像叙述节奏、表达手法运用的掌控中可以感受到既激情又内敛的创作格调。可以想见,一些韵味隽永的画面,也许会变为电脑开机画面;这部纪录片的许多部分,会变为在新媒体平台上广为传播的小视频,年轻人会以此片进行更具想象力的二度创作。这样,《行进天津》就在新的时空和人们的生活中以新的方式行进,持续感染人们。”陆小华说。

  诗性语言与唯美镜头完美结合

  在作家王松眼中,专题片《行进天津》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专题片不好拍,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形式大于内容,过于注重画面感,内容空洞;二是内容大于形式,只注重介绍和议论,画面缺乏美感。《行进天津》克服了这两种倾向,可以说是声情并茂。天津这些年无论是在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市政建设等方面,都有了破蛹化蝶的巨大变化。形式和内容,无论忽略了哪一方面,都不能把天津的风貌充分表现出来,《行进天津》做到了两方面的兼顾。”

  王松认为专题片的叙述语言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镜头语言,另一条是解说词。如何把这两条线完美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行进天津》的解说词是一种诗性的语言,而它镜头下的天津既保留了独有的城市文化,又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元素,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座时尚的城市,同时又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解说词和镜头画面的相互烘托映衬下,《行进天津》展现的天津就像一只振翅的蝴蝶,即将腾空而起,也让观众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