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创新驱动 引领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实体支撑。从整个区域功能定位看,中央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
2021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对话京津冀》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中心、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北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京津冀之声联合制作、同步播出的,今天播出第二期:京津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区域总经理、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接受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主持人、记者万福念采访
01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来,在产业“疏解”与“承接”之间,我们积累了哪些经验?
郑毅:京津冀三地各有各的定位,产业的协同发展必须是市场化的协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类中关村的生态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围绕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在资本、政策、人才、市场、技术等几方面来服务企业发展。我们在河北保定有中关村的创新中心,在当地也形成了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创新事业中。
02
记者:目前,三地已经形成了“2+4+N”产业疏解空间载体和平台,各个载体之间是否存在着竞争关系?要建立错位发展格局,园区自身如何应对?
郑毅:竞争是不会有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还是协同。平台和园区在最初错位发展的定位上已经非常清晰了。下一步,围绕高质量发展,还要深化在四个协同上。第一个,机制协同,不光是共管共建,真正的从机制上把它进一步的理顺。第二个,政策协同,如何把三地的政策叠加覆盖。第三个,产业协同,还要发力。不仅错位,还要共享、协同,全产业链的协同三地再梳理好。第四个,服务协同。企业要引得来,要留得住,还要发展好。我们在服务上发力,包括外地企业员工的户口、子女教育、人才公寓、交通、商业配套等等,让企业来到园区之后有家的感觉,营商环境还要提升。
03
记者: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需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作支撑。未来,三地产业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在哪里?
郑毅:核心还是围绕自主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地有错位,还要有充分互动,要建立三地共同参与的创新链,一盘棋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04
记者:下一步,三地该如何打造好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郑毅: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最密集,高校、科研院所、央企、龙头企业,发挥创新资源,包括研发优势,总部聚集优势。天津也好,河北也好,在创新资源上一定要多伸手,在人才、技术、资本上借力北京的优势,支持我们,天津、河北也要承接好、服务好。那么,北京作出贡献了,企业疏解也发展了,能不能形成一种三地利益分配的机制。这样,北京积极性更高,不断的往天津、河北导入,天津企业又发展起来了,反哺贡献。类似分税制,在各方面细化,还需要顶层设计。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超过2000家、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自贸片区正式挂牌……京津冀协同发展七年来,三地的产业疏解转移和对接协作步入快车道,区域产业链加快形成。据统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累计引进北京项目3283个,协议投资额超过9100亿元。十四五时期还要重点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区。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
滨海新区要切实担当起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使命。我们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打造了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400亿级产业集群和38家百亿级企业。同时,瞄准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先进操作系统、先进计算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承接海河实验室建设,集中突破新一代超级计算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更多天津版‘国之重器’。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深化体制机制协同,去年我们推出了“见证发证”审批方式,企业依据北京有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可在滨海新区当场换发新的许可证,不再进行重复审批,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我们还在毗邻北京、河北的三个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京津冀服务专窗,为北京、河北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下服务,56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审批‘跨省通办’。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提升异地办理便利度上下功夫。同时,深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动将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延伸至园区,支持园区率先开展服务贸易、科技金融、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开放试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认为,未来,北京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速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着眼于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方位拓展京津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据我们统计,中关村企业已在河北、天津设立了8800家分支机构,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10亿元,成为河北、天津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在加快构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抓手,主动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别是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推动形成两翼齐飞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以生活协同、功能协同、产业协同为抓手,高水平推动现代化城市圈建设,加快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示范带动意义。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社岭:
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这么多年来,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特别在基础设施,交通等方方面面,达到了第一期目标,但是河北跟北京天津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弱势。
我想要充分利用5G等先进技术,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形成我们安全的循环链;再一个就是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这个我们得研究,也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做到发展要有后备力量。再一个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整合国内的优势、优质资源和力量,加强我们协同开发。在这方面可能加速科研成果的实现力度。第二方面要加强自主开发,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关键技术的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弥补我们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
正向2030年远期目标迈进!
我们可以展望:
未来产业协同发展
可以为我们城市、普通市民
带来更多的机遇!
让我们共同期待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梦想
早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