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出席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津城将坚持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导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王洪海:提升城市品质 兜住民生底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新举措令人关注。‘十四五’时期,宁河将持续发力改善民计民生,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人大代表、宁河区委书记王洪海表示,宁河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宁河新城都市拓展区、北淮淀小城镇、潘庄小城镇“三个组团”规划建设,提速北淮淀“中法小镇”建设,引入高端教育、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拉动有效投资、激活消费潜力,特别是随着津宁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的提速,将进一步拉近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
王洪海表示,今年,宁河区将聚焦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基本民生。加快“一中片区”棚户区改造,光明路还迁房交付使用,改造老旧小区23万平方米,提升背街里巷108条,更换智能路灯1万盏,安装公共充电桩30台,新建一批5G基站,实施“畅通工程”,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创就业,预计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修缮光荣院,改造烈士陵园,保障城乡清洁取暖设施正常运转、群众温暖过冬;新建两个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和“空巢老人”关爱行动,做好贫困边缘户、留守群体救助,牢牢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小规模散发的情况仍时有出现,‘防在基层’还是十分必要的。”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是一项系统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健康,针对此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市委会副主委,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拿出实在招法,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防范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但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考量,基层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解决目前存在的‘重治轻防’和队伍配置不足、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为此,许洪玲建议,一方面,遵循“治未病、防传染”的理念,构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合理的预防性物资储备方案,有效应对重大、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针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特别是疾病预防专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全面统筹,建立以健康档案为核心、以流行性疾病调查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动态管控,并将现行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部门间共用,做到人群监测底数清晰,信息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张智龙: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点痛点
“本市全力推进‘健康天津’建设,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表示,近年来本市实施多项惠民措施,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极大改善了百姓就医问题。
据张智龙介绍,本市通过全面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市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聚焦“一老一少一急一投诉”,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点痛点问题,开展互联网医院、云平台、远程医疗协助网建设以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等,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群众就医感受。
数据显示,本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0元提高到2020年的99元,免费向全市人民提供1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医工作者,我亲历了本市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程,通过改扩建中医康复中心和治未病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开展重大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促进中医药科研创新。”张智龙介绍。此外,近年来天津市中医药重点专科质控中心狠抓中医药重点专科质量建设,通过培训、督察规范重点专科的标准化建设、内涵建设、特色疗法和科技技术的创新应用,最大化发挥其在医院中的龙头和引领作用,为百姓提供优质诊疗技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