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又一家智能快递柜开始有“动作”,超过一定时间的快件将向收件人收费,但不少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打算改变收货方式。另一方面,社区内的实体快递代收点仍在坚持免费代收快件,部分代收点开始通过开展副业提高代收点的整体收入。

  有人“守规矩”有人不买账

  “听说快递柜收费了,我现在基本上快递一到就过来取了。”在某大型社区的8号快递柜前,居民刘艳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快递柜取件。她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在疫情期间,为了减少进出小区次数,一般会积攒2至3个快件后,自己再来一起取走。而现在因为担心被收费,基本上收到短信通知后不久就来取件了。因为快递到达时间和批次不同,有时一天要出来两次。

  据了解,在“五一”到来之前,丰巢智能柜就在其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通告,从今年4月30日起推出会员服务,对于购买5元/30天的月卡用户和12元/90天的季卡用户,提供不限保管次数、7天长时存放、全国柜机通用的服务;而对于未购买会员的按次付费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法定节假日不计费。对此,除了像刘女士这样“守规则”尽量提前取件的消费者外,也有不少消费者放弃快递柜,转而选择上门配送或者实体快递代收点的服务。

  快递站坚持免费却“赚钱”

  据了解,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快递柜收费的先例。在红桥区某高档社区内的智能快递柜,超过规定取件时限后会收取2元费用。对此,周边居民早已习惯。但不少受访居民表示,如果家里有人能取件或者除非遇到快递代收点不收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同意让快递员把快件放到收费的快递柜里。

  相比之下,社区内的绝大部分快递站对于收件人还是处于免费状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样面对运营成本压力的社区快递站,“赚钱”渠道则丰富得多。鼓楼附近的一家社区快递驿站,除了日常的收取件服务外,还根据长时间对居民购物习惯的了解,卖起了“网红”产品和生鲜,而收件人成了他们稳定的“进店”客流。此外,也有不少从事微商的店主,将快递代收点经营成了支持自己主业、拓展顾客群的“利器”。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快递柜通过收费等手段来平衡运营成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已经支付过邮费的用户来说,他们能否接受和认同“二次收费”,成为目前智能快递柜面临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