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感谢所有工作人员,你们让我在这里有了家的温暖。”“很遗憾没有见过你们的脸,我会永远记住这里的日日夜夜。”清晨,河西区一隔离点微信群里的信息此起彼伏。
昨天凌晨,河西区两个隔离点、157名天津第一入境点入境进京的入境隔离人员在完成相关检测后解除隔离,乘坐河西区特地安排的大巴前往“三站一场”,平安踏上了归途。至此,全区12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部清空,进入休整阶段,为52个忙碌的日日夜夜画上休止符。
汇总核实人员信息、告知隔离须知和注意事项,同时还要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迅速研判,确保整个流程顺畅平稳……从2月29日接到第一张任务单开始,河西区的接驳工作人员就开启了24小时连续运转模式,确保境外返回人员从“三站一场”到居住地无缝对接。
3月中旬,是入境人员接驳工作最集中的时间。有北京入境返津人员、天津机场入境的河西居民以及从其他口岸入境转机到天津机场的“散客”。工作人员往往是把人员送到中转站做好消杀,又马不停蹄地折返北京机场,迎接下一批入境人员。从早6点到达机场,一直忙碌到深夜,整整10多个小时,工作人员身穿隔离服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一天十几个批次转运入境人员,一张明白纸、一个爱心包、一份简餐,随车配备 24小时应急翻译保障,并备足应急药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入境人员感受到天津温度、河西亲情。
3月18日傍晚,接驳组接到了一名特殊的“小客人”。这名16岁女孩独自一人从法国返津,落地时正好赶上隔离政策发生变化,由居家隔离变为集中隔离,因为身上没有电话,无法联系家长,女孩急得大哭。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电话与女孩的家人取得联系,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同时全程陪同完成信息登记、健康检测、物品清点等相关流程,让女孩安下心来。“谢谢你们!”在入境人员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中,折射着接驳组工作人员的付出和汗水。
很多入境人员携带了大量行李,每当这个时候,接驳组队员都会当起搬运工,特别是对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入境人员,队员们更是主动搀扶、耐心指引。“太谢谢你们,想得这么周到,实在是辛苦了。”3月24日,接驳一批入境人员到达隔离点时已是凌晨3点多,其中两位78岁的老人面露疲态,工作人员先安排两位老人到房间休息,同时帮老人把7个大行李搬到三楼房间,让两位老人感动不已。
从2月29日至今,河西区共接驳入境人员1129人,最大的81岁,最小的刚刚满月,确诊病例2名。队员们一次次深夜出发,回归时已近黎明的情景比比皆是。汗湿的衣服,脸上的压痕,记录了一段段艰苦付出,诠释着一份份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