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保民生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对稳就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其中在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当前全球疫情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压力增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级政府在推动复工复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好稳就业、扩就业、创业带就业等工作,通过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多措并举确保就业队伍稳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有序畅通人员流动,推动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是稳就业的基本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就业是安邦之策。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风险降级,除避免人群密集型的院线业和娱乐业以外,推动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已经全面铺开,落实稳就业工作。规上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供应链的脊梁,规上企业的复工复产对“稳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尽管我国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动作快、步子稳,但是一些企业复产率不能同步跟进,即复工却不能复产,加大了企业能源消耗和工资成本,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针对稳定规上企业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做好稳企业的政策帮扶,给企业减负,助力企业发展达到稳就业的目的。通过完善行业信息平台,打通支柱产业的供应链、物流链、市场链,推动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保障就业队伍稳定。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一些熟练工人不能及时归来,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受阻,各地政府及时出台政策措施,协调牵线搭桥,帮助规上企业点对点吸纳新员工及时补位上岗,暂时缓解了企业缺工短岗的矛盾。但是,这种用工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即短期内降低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加大了企业管理成本。因此,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解封”不能“放松”和“防控”不能“限制”。当前需要做好重点疫区人员防控,推行健康码通行,推动人群安全有序流动,促进劳动力及时精准上岗就业,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劳动力收益提高。同时做好常态化防控期间的人员疏解,破除阻碍人员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排除地域歧视性用工限制,促进劳动力有效就业,稳定全员就业队伍。

  二、落实帮扶政策,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

  小微企业既是就业的主阵地,又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目前,由于小微企业复工率较低,尤其是商务楼宇中的小微企业复工率低,不利于稳岗和扩大就业。究其原因,一是资金链断裂。疫情防控期间两个多月的停业休市,一些企业没有营收入账,加上房租和工资支出,资金链断裂,对底子薄、资金有限的小微企业冲击较大,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市场链断裂。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除与防疫物资和生活需求相关的产业外,从国际时尚、国际旅游到国际商务等市场链出现断裂,需要时间嫁接新市场,寻找新客户,势必影响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从而影响人员的稳岗就业。三是产业链断裂。全球化经济萧条已经显现,订单取消、合同违约等不可抗力随时发生,服务于涉外产业链下游的小微企业,即使复工也难以复产,稳岗就业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做好针对小微企业的输血政策措施,积极协调帮扶,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是扩大就业的关键一环。为此,需要各地政府一方面积极协调市场主体抱团取暖,互助协商,分担房租等负担,另一方面帮助小微企业获得工资补贴,做到尽量不减员裁人,相互理解,共渡难关。与此同时,做好涉外小微企业产业链条的对接服务和政策安排,鼓励企业通过商务部信息平台,寻找新商机和新市场,帮助企业及时捕捉疫情物资上下游产业或服务的缺项,调整产品生产经营业务,确保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扩大稳岗就业队伍。

  三、多渠道灵活就业,通过政策支持为创业带就业拓展新空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就应对疫情冲击,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明确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此,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为创业带就业拓展新的空间。多渠道安排用工双方的信息对接,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结构性失业矛盾。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的突出矛盾,发挥政府促就业作用,探索劳动力资源的省级对接,地区协调,企业点对点招聘进场的一条龙用工制度。多层面协助解决物流、配套行业劳动力的提供,有序打通国内供应链、物流链、市场链,逐步实现物流服务业满负荷复产,扩大流动劳动力就业岗位,促进流动劳动力灵活就业。多平台提供大学毕业生创业带就业的空间。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就业具体措施,如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青年见习计划等职位,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创业带就业。鼓励大学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挖掘乡村市场潜力,拓展自主创业带就业的空间。多种政策支持形成灵活就业的导向,优化稳定灵活就业的政策环境。如启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激发乡村就业潜力,拓宽流动劳动力回乡创业空间。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政策工具箱,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