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有那么一支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检测团队,他们24小时奋战在疫情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开展流调溯源,梳理传播链,查找病例之间的关系,找出风险点,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隔离,对感染者去过的社区、公共场所精准划出封控、管控区域,做好形势研判,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接受采访时,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顾清十分动情地谈起了来自市疾控中心和全市各区疾控部门的很多年轻人,赞扬他们在战疫中夜以继日、默默无闻,展现了年轻一代“疾控人”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2022年1月8日,本市发生全国首起本土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全市疾控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市防控指挥部指示要求,闻令而动,逆行出征,每一次出发都不分白天黑夜,始终奔波在第一线、奋战在最前沿,快速进行疫情处置,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实验室检测一锤定音,以出色的专业力、凝聚力、战斗力,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有力控制了津南区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及时阻断了河北区疫情的快速蔓延,精准管控了西青区外省输入疫情的传播,有效防范了环空港区域疫情的扩散风险,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追溯精确风险点

  任何一个病例的流调都不轻松

  风险点排查,管控风险人群对于避免形成新的暴发至关重要,本轮疫情发生后,首批40多名核心队员即刻前往津南区开展流调工作。接到本土初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报告信息后,流调队员立即同步开展病例和现场调查,摸清阳性感染者发病前14天轨迹,勘察风险场所和点位,排查密接和次密接人员,24小时不间断进行核查和推送,与病毒赛跑。

  津南流调工作现场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室传染病科主任、流调组组长李琳告诉记者,本轮本土疫情发生后,公安、公卫、工信/网信“三公(工)”联动实现了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在流调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对于流调的速度,国家是有尺子衡量的,‘2+4+24’, 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出核心信息,24小时出完整的流调报告。我们流调队对自己的要求是‘2+4+5+24’,2小时到现场,4小时出核心信息,5小时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和核心密接、次密接推送,24小时上报国家完整的流调报告。”李琳说,“对于我们来讲时限性是非常强的。‘三公(工)’联动相当于我们的时间翻了三倍,为我们打赢这场战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开始确诊的是两例阳性感染者,但他们背后的流调工作是数量级的增长。”李琳告诉记者,一个病例后面隐藏的密接、次密接以及这个病例涉及到的单位、场所等活动范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流调人员去跟进。本轮疫情最开始发现的确诊人员中大部分是孩子,这就涉及到学校、学校其他学生、其他学生的各自家庭……大家看到的这只是一例两例的数,但是对于流调人员来说,背后的工作是非常庞大的。

  流调工作现场

  一个人要回忆14天以来的轨迹,很有可能已经记不清了。借助大数据帮病例回忆的同时,流调人员开展多个维度的调查完成辅助调查。“病例提到的人和地方,我们都是要回溯的,去现场调查当事人互证信息,调阅资料、查看录像,一个动作都不能少。”李琳说。

  在流调过程中,流调人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些都被大家一一攻克。“对于病例来讲,在知道自己是阳性的一瞬间很多人是蒙掉的,有的人还会情绪崩溃。我们一方面做好安抚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需要把指导疫情防控的核心信息流调出来。”李琳表示,对于流调队员来说,流调任何一个病例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整个流调过程中,队员们的角色始终在转换,站在被调查对象需求的角度,作为“朋友”“子女”“拉家常”,达到共情,帮着感染者分析感染原因、可能传染范围的同时,时不时的科普传染病知识,回应他(她)的关切,几个小时下来之前空白的A4纸已写的满满当当。

  有一些老年人不习惯手机支付,这样,大数据就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李琳告诉记者:“比如有的老太太只记得去菜市场买菜,至于哪个摊位、接触谁完全不记得,那么我们同步去现场的流调人员就会到菜市场实地考察,沿着各个方向走一遍,录一圈,画好分布图,再慢慢引导她回忆当时的行走路径,追溯到精确的风险点。”

  对于流调人员来说,时间概念既是精准的又是模糊的。“在开展调查时,队员们有着精确的时间节点概念,但在工作时长和记忆上,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在疫情胶着期,津南筛查量很大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阳性订单’常常是后半夜出来,凌晨12点以后队员们不是在调查就是在调查的路上,成为一种常态。直到现在,我们很多队员在三四点的时候都很‘精神’,这时差估计要过一过才能倒过来了。”李琳介绍。

  调查、现场踏勘、提出管控措施、整理信息、排查密接/次密、推风险点位、写报告……所有的工作都是压茬的,所有时间都是满负荷占用的。队员们经常是工作24小时,回去睡上几个小时就又出现在工作场所。“我当时总和队员说‘你怎么又来了?’‘赶’都‘赶’不走。疫情高峰期,有的小组长甚至熬上两三个通宵修改完善调查报告。”李琳说。

  李琳告诉记者,流调队员一直在多点作战,哪里出现病例,队员就到哪里。“高峰期队员上百人,随着疫情的平稳,部分流调人员已经被陆续撤回,目前保留的队伍中还是最早进入主战场的40多人,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从1月8日到现在,始终处于闭环管理没有回过家。大家靠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工作很辛苦,但我没听见一句抱怨,听到的总是对于调查案例如何去完善,线索怎么去挖掘,看到的永远是重复的奔跑的身影,正是这个团结、专业和敬业的团队支撑着大家一路走过来。”讲到这里,李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落下了泪水。

  核酸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双箭齐发

  当好终极裁判员

  “这次本土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迅速组织了核酸检测团队和全基因组测序团队投入到抗疫战斗中,打好这场硬仗。”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研究室主任李晓燕博士说,“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对一些最疑难和最重点的人群进行最终检测,无论哪个检测机构发现任何特殊的、可疑的样本,都要交给我们来做复核,我们是终极裁判员。”

  “1月8日凌晨我们接到了两例样本需要进行实验的任务,除了值班的两名人员,我们又紧急召回了另外两人。样本送来的时候我们的实验人员已经穿好防护服在等待了,拿到样本后一分钟没有耽误就开始做实验。两个多小时就出了阳性确诊结果。紧接着无缝衔接基因测序工作,直接忙碌到了第二天。”李晓燕回忆,“9日0点的时候我们确认是奥密克戎毒株。我们当时确认奥密克戎后先和天津的毒株库比较,再和国内其他省份以及国际上的毒株库比对。最终确定了病毒与天津、国内、国际病毒的关联性。凌晨2点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了基因测序报告。”

  李晓燕说:“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是由29000个左右的碱基组成的,全基因组测序就是要测出29000个碱基是如何排序的,并根据排列的顺序来确定基因特征。从分子病毒学的角度,对梳理传播链条和溯源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很多时候流调是不太好找到病例之间关联性的,就会来和实验室沟通,我们通过检测手段把数据再给他们,双方结合之后互相印证,最终得到关联结果。同时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可能的病毒来源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

  基因测序

  全基因测序组的工作是对所有阳性的样本进行检验,包括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的全基因测序,测完之后还要进行分析,确定到底是什么型别,传播的渠道是什么。“24小时内全市出现的所有阳性样本都会汇集到我们这里进行测序,一般在两三天之内我们就会将测序结果反馈给定点医院和送样单位。”李晓燕说,“各个单位都是白天收样本,检测出结果或是发现可疑情况很可能是在半夜或者凌晨了。老百姓都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实验室正是灯火通明之时。”

  “基因测序工作异常严谨,如果检测过程中有一步出错,整体都得重新来,是非常复杂又要求精准、专业力极强的一项实验。”李晓燕说,整个团队里最精锐的“部队”都派到了基因测序组,有很多都是“80后”“90后”,他们都非常能干,学习能力强,而且肯吃苦。实验一做起来就是六七个小时不能离开,而且不能有人打扰他们。每一份检测都要经过100多个步骤,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所以工作人员是不带电话的,因为一旦打断这个过程,万一在某个步骤有点小失误的话,这一轮实验全部白费,两三天的工作就要重来。

  “在测序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决掉,有很多细节需要一步一步去试,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到了我们独有的一些能力测序和特殊的识别的方法,最终能够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李晓燕对这支检测队伍的韧性和专业精神夸赞不已。

  测序分析结果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研究室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组组长雷玥曾经有一天要做50多个样本,需要用到几百个试管。由于人手紧张,当时没有人跟她搭档,这些样本全部都由她自己完成。“做了一半以后,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小步骤可能有点问题,如果不能弥补,就有可能会把之前的步骤全都废掉重新开始,不仅会浪费试剂,检测进度也将会延缓。大半夜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当时就崩溃了,着急地哭了起来。”雷玥说,旁边的同事看到后赶忙过来询问情况,最终她们一起找到了补救的办法。就这样,她擦擦眼泪继续干,一直到天亮,按时完成了检测任务。

  还有一件事让雷玥印象深刻。在检测过程中有一种试剂出现了缺货,天津的所有快递都处于停运状态,外地的货送不进来。“我们紧急联系了经销商,得知天津地区都没有货了,但是天津的一所高校里也用这个试剂,他就帮忙协调从高校调试剂过来。当时负责试剂的教师也被封控在大学里,于是就找了个出租车司机把试剂盒给我们送了过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雷玥说,一连串的热心接力才让检测工作得以继续。

  所有的队员不仅无差错工作,还要克服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家都克服了很多困难。雷玥的老人在外地,疫情发生后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照看5岁多的女儿。正在她发愁的时候,同事李闻让她把孩子送到自己家去,说有老人可以帮忙照看。“而这时的李闻也被派到了津南疾控支援。李闻家也是五六岁的女孩,我把孩子送去才知道,她自己的孩子骨折了,一个老人要照看两个孩子很不容易的。后来有一天李闻给我发信息,让我去超市买些吃的,我才知道,同事的丈夫一直在做大筛志愿者,根本没有时间出去买东西,老人看着孩子也出不去,就快没有吃的了。我赶紧和领导请了一个小时的假,买了好多东西送过去。让我觉得对同事也特别亏欠。”

  检测工作不能等,样本来了就必须开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研究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组组长郭丽茹是一名“80后”,她告诉记者:“所有的阳性感染者都要由我们来最终复核。我们经常在实验室里已经做了四五个小时的实验,阳性的样本一直还在往里面递。最忙的那天基本上屋子和仪器是没有停过的,只是不同的人员在轮流做实验。最密集的时候24小时不能合眼,N个样本在同时复核。”

  虽然头脑中千头万绪,但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大家都靠着一股精气神在顶着。“工作时其实不会有太多杂念,脑子里只有‘不能出错’这个想法,没有太多复杂的情绪。高度集中的工作下精神往往是一种亢奋的状态,而休息的时候就‘瘫’了。”

  在抗疫过程中,不仅仅年轻人冲锋在前,老同志也身先士卒起到了表率作用。“我们组里有一位53岁的同事谢彤博士,疫情发生后就被派到了津南区协助当地的工作,一方面给津南区提供人力的补充,同时帮助优化当地实验检测的过程,提高检测速度。”李晓燕说,“后来我得知她患有静脉曲张,长时间站立导致两条腿都肿了,我想给她替换回来,但是她说已经和当地人员配合很默契了,如果换了新人过来,又要重新适应、磨合,会耽误时间,所以就一直坚持着。直到现在我都对她感到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