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面对非常之“疫”,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按照顶格标准,从严从快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一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市委宣传部调研组第一时间展开专题调研,在多方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稿,并于今日在本报刊发。以此展现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迅速完成隔离点建设;广大隔离点工作人员坚持科学防控、倾情投入、无私奉献,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管理经验,将一个个隔离点打造成“隔离不隔爱”的温馨之家,使之成为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的重要阵地和坚强堡垒。
时间回溯到庚子之春。
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华夏大地,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尽快给疫情蔓延按下“暂停键”,我市紧急启动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三批、218个隔离点、24070个房间……一个个战“疫”堡垒,阻断了病毒入侵的脚步,守护了万千百姓的安康。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之策,既战出了天津责任担当之勇,也战出了天津科学防控之智,更战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优。
与病毒抢跑 顶格织密战“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非常之“疫”,唯有以硬核之力、非常之法,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才能及时有效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链,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月26日6时,天津出现第13例确诊病例,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按照顶格标准,从严从快在16个区启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这是我市继启动“一级响应”、宣布“战时机制”后,打的又一场主动战“疫”。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建军说:“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率先一批开展了隔离点建设,事实证明,非常超前,也非常必要,隔离点成了天津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的重要阵地、坚强堡垒。”
“集中隔离前,我市主要以居家隔离为主,但很容易造成聚集传染。”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韩金艳说,就拿天津动车客车段聚集性疫情来说,从确诊首例病例到实行区域封控,其间先后出现多例确诊病例。针对这种情况,1月31日,市防控指挥部果断决定,迅速启用刚刚建成的隔离点,将隔离措施升级为“一人一间”的医学观察集中隔离。
这场400多人的连夜转移,是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大范围人群集中隔离。“撒大网捞小鱼,真隔离硬阻断,这一顶格措施,把病毒传播渠道彻底阻断,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天津铁路办事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天津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卢玉川说,在严格的隔离措施下,最终天津动车客车段没有出现新确诊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与疫魔较量,就是与时间赛跑。就在对天津动车客车段实行集中隔离后的第三天,我市迅速建立92个隔离点,总规模达11257间。
彼时正值春节,再加上疫情严峻,一没人,二没料,全市上下如何把这么多战“疫”堡垒从“纸上”落到“地上”,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提起第一批隔离点建设,河西区柳林医院党支部书记、区第一隔离点负责人王悦记忆犹新:“战时状态,兵贵神速。我们不仅要干,还要干快、干好。”他哑着嗓子挨个联系施工队,铺设地胶、切断室内排风系统、设置三区两通道……经过三天不眠不休连续奋战,终于将128个房间改造成区里的第一个隔离点,也成为兄弟区参观学习的“样板间”。
天津三北通衢、八方汇聚,防控成败,事关京津冀大局,事关首都安危。自3月21日起,我市开始承接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分流任务,截至4月12日,共有35架次入境进京航班飞抵天津,航班量在所有第一入境点机场中最大。
“入境人数迅速攀升,幸好提前把时间抢出来了,只有提早动手,才能从容应对。”东丽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区防控指挥部留观人员保障组组长王玉凤说,如果没有昼夜施工、抢抓进度,就不能及时满足这么多留观人员的需要,疫情防线就会失守,从而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建设这么多隔离点,也曾有人质疑:“是不是小题大做”“会不会铺张浪费”。但是,外籍人员集中入境、宝坻、武清等聚集性疫情暴发、部分密接转为确诊病例、大量复工复产人员返津……最高峰时,全市共有15000多人同时隔离。一系列事实证明,如此坚强有力的决策和行动,筑起了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屏障,绝非小题大做,更非铺张浪费。
滨海新区某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骆振宇感慨:“战时,宁可十防九空,也要万无一失。只有守牢了,才能万无一失,出了问题,就是一失万无。”
守住防控底线 打造安全堡垒
一个隔离点,就是一座抗疫堡垒。
隔离点管理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如何坚守安全底线、确保管理有效、有序、有力,这直接关系到隔离效果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早在隔离点启建之初,我市就提出隔离管理要突出“严”“细”“实”,市防控指挥部同步作出顶层设计,分别从组织领导、隔离规范、制度管理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6项具体招法,为隔离点高效运作量身定制了“说明书”。
隔离点是除医院外感染风险最高的区域,需要政治担当和专业精神。首要的问题是:谁来干?大战当前,迎战,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殷期待。
时间紧、任务急,各区负责同志足踏一线、亲力亲为,抽调党员干部下沉隔离点,形成专门工作班子,处级干部当班长,全权负责隔离点的管理与服务。谁的责任谁认,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隔离点管起来,防火墙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和平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区第九隔离点负责人杨福明说:“我们团队共58人,完全是按照‘一点一专班’模式组建的,设有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冲在前面作表率,医疗、防疫、公安等部门联合管理,使隔离点处处有标准、事事有人管。”
如果说隔离点是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防线,那么,医学观察就是防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吴兰芝是河北区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她所在的隔离点曾出现4例确诊病例,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我们严格对照规范,组织大家每天早晚自测体温,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症状第一时间与发热门诊、疾控部门联系,这种严格的制度规范,使疫情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隔离点启用至今,共入住隔离人员24688人、345640人天次,确诊病例70个,隔离人员零交叉、隔离点内零感染、医务管理人员零损伤。韩金艳说,正是因为我市采取了集中隔离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才阻止了病毒呈几何式扩散,预期减少确诊病例近3000例,整体疫情实际“归零”时间比预期发病测算结束时间提前39天,粗略估算减少经济损失60余亿元。
隔离不隔爱 留观留真情
隔离点阻隔了病毒,但隔不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暖。每一个隔离点,都是一个温馨的家。
杨征(化名)从武汉返津后,被安排到开发区一家酒店进行隔离。刚一进门就收到了工作人员递上来的“爱心包”和“暖心餐”。由于防疫要求和酒店设施所限,隔离人员通道设在了楼梯间。为减轻大家旅途的劳累,十几名工作人员硬是把100多件行李一件件扛到了房间里。“有嘛事您说话!”入住第一晚,杨征那颗烦躁的心就安顿下来了。
“我们不是星级酒店,但我们要打造星级服务。”王健是东丽区科协副主席,也是区内某隔离点的临时大家长,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周到细致的服务换来了隔离人员开心的笑容。在这个70人的大家庭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动人的故事。从未满月的婴儿,到70多岁的老人,都是他牵挂的家人。
在隔离点,专班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在线,他们身兼数职,有时是快递员、清洁工,有时是搬运工、修理工,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了解每一名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谁是过敏体质、谁有基础疾病、谁术后康复要加强营养、谁快过生日了、谁心情不好了……了解的情况越多,越便于提供更好的服务。
刘靖是和平区南市街道办事处干部,在隔离点连续工作100多天没回家,性格开朗的她成了很多隔离人员的知心朋友。陈涛(化名)经营着一家公司,进入隔离点那天,公司突遭巨大危机。他出不去,家人进不来,情绪异常暴躁。刘靖了解到这一情况,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和他一对一聊天。慢慢地,他的情绪平复下来,变得开朗健谈。解除隔离那天,陈涛发来一条信息:感谢你这些天的关照,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光。
随着疫情的发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隔离人员中境外入津人员比例增加,对隔离点的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咱要换位思考,经历了几十个小时长途飞行,有的买了很贵的机票,经历了很多周折,一下飞机就要隔离,有些不理解,需要咱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和平区人大法制室主任、某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恩成理解隔离人员的不易,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实行一人一策、一家一策,“到这儿来的,我们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回家’。”通过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隔离人员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变成后来的理解,从有情绪到隔离结束后发自内心的感谢。
常嘉欣(化名)刚刚怀孕一个月,从美国回来,经历了多次转机,一路都在担心自己是否被感染,情绪非常焦虑。进了和平区第十隔离点,她就成了专班的重点关注对象,看到她情绪低落,工作人员每天都主动找她聊天。隔离期间,她曾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安排120救护车,与医院无缝对接,全程陪伴她进行产检,当检查结果有惊无险时,工作人员也松了一口气。“以后我一定告诉孩子,是天津人民的帮助,才有他这个小生命的诞生。”常嘉欣百感交集,“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我爱人要从老家过来给你们送锦旗。”
14天的集中隔离,成了很多人心里特别的记忆。解除隔离后,很多人留下了感言:感谢祖国的照顾,给祖国添麻烦了!有的小朋友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英雄和天使;有的人在挥手告别时向专班工作人员深深鞠躬;有的人在酒店门口高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有的留学生说,通过这次疫情再次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强大,学成后一定回来报效祖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紧要关头,彰显制度优势。隔离点建设,就是在抗击疫情“大考”中,交出的一份天津答卷,贡献的一份天津力量。
(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执笔人:李国惠 张立平 郝丹丹 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