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坻区,不少街镇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大白庄镇却爆了个“冷门”, 直到目前没有确诊病例、没有疑似病例、没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至今,全镇没有一个人去集中隔离所留观(顶多是居家观察),“三无”镇实至名归。

  “三无”讲起来简单,实则体现了该镇百姓身处疫情重灾区而“幸免”的释然。那么,这个“三无”是怎么做到的呢?记者2月29日进行了走访。

  “防御工作,提前一个小时,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大白庄镇党委书记潘玉新介绍说,疫情防控之初,他们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上。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22日上午召开动员部署大会,“下午回到镇里就布置全镇疫情防控工作。参照区指挥部成立镇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对应成立了8个防控小组,安排各村封堵末梢路口,主要路口设卡监测,在全区是最早的一个。”

  1月23日,全镇各村一起封路设卡,外来的不让进了,本村人出入要测温登记。“通过这个路口,第一时间把人、车辆控制住。”潘玉新说,“那时市里还没启动一级响应,我们就是想无论如何也要把病毒传播渠道堵住。”

  大白庄镇共有12个村,镇党委按照“战区体制、阵地模式、主官上”的工作机制,将12个村划为12个阵地,以阵地保战区。各村党支部积极应战,率领村干部、党员、村民志愿者投入战斗。由镇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的防控小分队,负责村里防控中心工作。由村“一肩挑”牵头,党员和村民志愿者参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巡逻队,在村里24小时巡视。“出门戴口罩”“别再东家走西家串了,在家待着”。潘玉新说:“老少爷们都挺好的,也都给面儿,但是你不说啊,他们根本没这个意识。”

  最快最有效的动作是宣传。潘玉新介绍,1月24日,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转天是初一,天津农村有个习俗,大年初一上午村民挨家挨户大拜年,大多三五成群,每家每户都要走到。这本是村民们互相沟通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但在疫情期间,很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捷径。为了避免疫情扩散,大年三十晚上,镇政府通宵达旦,连夜赶制了两封信,一封是《致全体大白庄镇居民的一封信》,另一封是《致武汉返宝坻居民的一封信》。凌晨,万籁俱寂,镇党务工作者赵东旭对着手机朗读这两封信,录制成音频,传给各村党支部书记。

  初一早晨天还没亮,各村的大喇叭开到最高音量,滚动播出这两封信,有效制止了大拜年。那以后,大喇叭广播就没停过,区指挥部推送的疫情宣传内容,各村干部各尽所长用乡土话喊麦……镇村干部做好防护措施,坚持进院不入屋,与户主隔开两米以上距离,入户给村民发“明白纸”,当面讲解疫情期间注意事项,让男女老幼都熟知。“宣传引导是防控工作的‘牛鼻子’,必须做到全民皆兵,你要不提示的话,老百姓他脑子里没那根弦。没病例很容易放松,等真出了确诊病例,再怎么管控,难度都大多了。”潘玉新说。

  截至目前,大白庄镇共排查出“有百货大楼购物史”人员145人,他们的密接者256人。这些人全部居家隔离,没有症状,目前已隔离期满。虽然一直“三无”,但该镇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目前仍处于村村“封”状态,村民们自觉在家,党员志愿者在各村卡口24小时值守,丝毫也不懈怠。

  大白庄镇东侧是宝坻经济开发区九园工业园区。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镇内各村租房居住。随着确诊病例为零的天数日增,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回宝坻准备复工。但大白庄镇始终绷紧“外防输入”弦,在疫情结束前,员工尽量由企业安排食宿,农活不等人,下田干活的,也要申请办证后持证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