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陆源污染治理,在永定新河流域,计划实施水产养殖治理工程,治理养殖面积约3.2万亩

  ■ 实施入海主要河道两岸300米范围内退出养殖行为,目前已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于2020年完成

  ■ 在实施湿地保护范围内退养还湿方面,独流减河流域退渔还湿855亩,青静黄排水渠划定湿地范围内退渔还湿13532亩,子牙新河划定湿地范围内退渔还湿1853.5亩,北排水河退养14566亩,清退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4790亩

  ■ 在实施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方面,今年计划完成建设16家企业,目前已完成验收5家

  ■ 针对海域污染治理,积极推动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清理整治违规网具和涉渔“三无”船舶

  ■ 已确定的湿地保护区范围内,按照相关政策实行;湿地范围外,实施入海河道两侧300米范围内退出养殖行为

  ■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将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记者昨日从新区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以来新区农业农村委贯彻落实新区渤海综合治理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盯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等重点环节,解决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全力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开展“陆源+海域”综合污染治理

  今年,新区大力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扎实开展陆源污染治理和海域污染治理,持续擦亮生态渔业的“金字招牌”。

  “针对陆源污染治理,在永定新河流域,新区计划实施水产养殖治理工程,治理养殖面积约3.2万亩,预计2020年完成。”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还实施入海主要河道两岸300米范围内退出养殖行为,目前已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于2020年完成。其中,独流减河流域退出养殖1030亩,青静黄排水渠退出养殖7500亩,子牙新河退出养殖505亩,北排水河退出养殖4350亩,沧浪渠退出养殖2000亩。

  在实施湿地保护范围内退养还湿方面,独流减河流域退渔还湿855亩,青静黄排水渠划定湿地范围内退渔还湿13532 亩,子牙新河划定湿地范围内退渔还湿1853.5亩,北排水河退养14566亩,清退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4790亩。目前,新区正在加速推动实施,计划于2019年完成。在实施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方面,今年计划完成建设16家企业,目前已完成验收5家;2020年完成30家企业尾水治理工程建设,实现养殖生产企业尾水处理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针对海域污染治理,新区积极推动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清理整治违规网具和涉渔“三无”船舶。同时,建设放心水产品基地28个,开展“三鱼两药”“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开展市级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快速检测,确保产地水产品合格率98%以上。此外,实施渔港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完成渔港环境清理整治,编制渔港名录及非法码头清单。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在加强污染治理的同时,新区还深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

  其中,在海洋捕捞减船方面, 截至今年4月,新区共计减船68艘,核减功率4557千瓦。在实施增殖放流方面,每年放流海洋类经济物种不少于4亿单位,举办增殖放流活动不少于10次。目前,新区已完成放流任务4.2亿尾。

  下一步,新区将推动“退渔还湿”工作开展。已确定的湿地保护区范围内,按照相关政策实行;湿地范围外,实施入海河道两侧300米范围内退出养殖行为。同时,新区将积极推动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结合地下水压采封井工作,推动养殖结构调整。其中,推动广温广盐品种养殖,实施养殖室内循环水和室外尾水处理循环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此外,新区将加强休渔期间违规网具和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并加强渔港管理,杜绝港区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目前已相继制定《2019年度滨海新区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化肥零增长方案》《2019年度滨海新区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农药零增长方案》《滨海新区2019年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今后将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引导农民用药行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是农业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环。目前,新区已完成茶淀街4个村庄和杨家泊镇1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预算审核和评审,并下达项目建设计划。其余村庄正在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预算审核工作。下一步,在各街镇完成项目规划和设计后,新区将第一时间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尽快下达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