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宋振熙表示,“当大量去叙事化的网红展进入我们的生活和视野,我们应思考当代艺术究竟该呈现什么。立足当下语境,艺术又是否具备疗愈作用。我希望能够重新挖掘当代艺术对叙事的要求、对了解人类故事欲望的要求,进而去反思当代艺术展览在疫情后的开展方向。展览中,每个故事都具有代表性,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某种体例、语言、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让文本与作品产生对话,让观众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亦能有所思考和启发。”

  此外,展览的公共开放性与公众对话性亦能从展馆外小广场就抓住观者视线的户外展品得以体现。以“游乐园”概念游刃于艺术与商业潮玩之间的艺术家张权此番带着他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巨型兔子KARORO”为大众制造了一场悲伤与快乐并存的“白日梦”,同时开启了“十日谈”的序幕。

张权 《谁动了我的胡萝卜》树脂、综合材料 700×400×600cm 2020张权 《谁动了我的胡萝卜》树脂、综合材料 700×400×600cm 2020

  穿过一条弧形通道,每位艺术家的文本“故事”与“作品”都在策展人的精妙构置中既保持独立,又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完成《十日谈》的“故事新编”,尽显媒介的丰富和想象的无界。观者可徜徉于意象世界感受艺术家个人、艺术和先验历史、城市未来间的相互映照,收获穿梭时空,意犹未尽的错位惊奇。

张权 《白日梦》雕塑、数码喷绘 尺寸可变 2018-2020张权 《白日梦》雕塑、数码喷绘 尺寸可变 2018-2020

  “14世纪的古老寓言犹如空气,久远却常新,并在后疫情时代跨越时空于相似的境遇下,浇灌着我们的精神与灵魂。正如小说里冲破桎梏也要获得尘世之欢、人性之爱的男女们,如今的我们亦要‘回归日常’,重获一种依靠想象力与浪漫性制造的尊严。那么,艺术便是一种提供意义和交流的方式,这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用个体情绪写就的‘故事’令‘作品’有了新的面貌,是经典译著呼应时代的‘新编’。艺术和文学一样,或许虚无,但是在前路不明的当下,用虚无对抗虚无,反而是澄明。”策展人张予津介绍到。

  在展厅中依循隐藏的观展路线,观众可一一领略“十日谈”的奇异故事。《一个海边的夜晚》是艺术家沈凌昊在旧金山海边创作的,他曾沿着海岸线行走,收集散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海草、岩石及游客遗留物,并将它们制作为感光雕塑,进行重组后置于暗黑空间,在UV灯的照射下,记忆中消逝的海边光景、浩瀚星空复刻于场馆内部,犹如贯穿艺术家创作历程的“对时间和记忆展开讨论”的空间延伸。

沈凌昊 《一个海边的夜晚》 岩石、海草、贝壳、珊瑚、感光材料、UV光等混合媒介装置 尺寸可变 2018  沈凌昊 《一个海边的夜晚》 岩石、海草、贝壳、珊瑚、感光材料、UV光等混合媒介装置 尺寸可变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