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区南端,有着一座约4平方公里的村庄,这里被大运河、新老104国道共同守护,它就是陈官屯镇吕官屯村。凭借独有的历史特色,吕官屯搭好“文化台”、唱好“发展戏”,为农民致富增收打开通路,以文化兴村,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写村民自己的心里话

  小雪时节,层林尽染,让村落间多了几分色彩。秉持“耕读传家,重教兴学”传统,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吕官屯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书画之乡”,形成了独有的、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

  11月22日,吕官屯村委会活动中心,一场独具特色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正在展开:村民们围在桌前,挥毫泼墨书写党的二十大金句。如果不是介绍,还真看不出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闲暇时我们就在活动中心这里写一写‘金句’,这些‘金句’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村民胡毅脸上堆满了笑容,喜欢书法的他,以前抄抄诗词,帮人写写春联,最近他最爱的是抄写总书记“金句”。“一边抄写,一边和大家进行讨论,也让我们深刻了解治国理念,将党中央精神传递到老百姓心头和田间地头。”胡毅说,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不就是现在他们的生活嘛。

  从文化活动中心出来,对面就是村里的艺术陈列馆,馆内墙壁上挂满了村民书写好的“金句”作品。“家乡不断发展繁荣,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加富裕,这些都是我们的亲身经历。”胡毅说,参加写金句的基本都是农民,不是书法家,他们心里有嘛想表达的,就用毛笔写出来。

  村庄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原来村里飞土扬沙、垃圾遍地,现在抬头有蓝天,身边是鸟语花香,衣食住行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年轻人不用出远门也可以找工作、赚工资。还得说是总书记乡村振兴的政策好,提高了农村人的生活水平。现在村民还都加入了合作社,每年还有保底分红。”胡毅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通过‘写金句’的方式,大家更容易明白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吕官屯村村民的精神面貌、村庄各项工作的推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吕官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说,在抄写的过程中,村民更深刻感悟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生根、开花,村民的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每个村民都愿意加入到村庄的建设中来,一起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逐梦乡间 村庄蝶变

  干净整洁的村庄、文化气息浓厚的艺术陈列馆、沿河耕植的经济果林……眼下,吕官屯村到处呈现出和谐美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朱杰参与并见证着村里的每一处变化。

  在和乡亲们打交道的这些年,朱杰心中有过很多想法,比如托起民生保障的幸福梦、河堤摇身变为果园的致富梦、建设乡村艺术陈列馆的文化梦、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梦……

  为了让这些梦早日成为现实,从上任那天起,朱杰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走村串户听取民生民意。每次,朱杰都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哪家有困难、谁提了好的意见建议、哪些事情需要马上办,他都会一一记下来。

  十年来,全村周围的树木从800多棵增长到30000多棵,村里“颜值”一天天高起来的同时,如何把美丽村庄变成“美丽经济”,让乡亲们在家乡的美景中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成为村委会不断努力的目标。

  “近几年,我们村在运河堤上种植了240亩桃树。是从国外引进的全红、早熟毛桃品种,肉质硬脆,口味甘甜。由于果实硬度大,可以在树上长时间不落果,可分次选大小一致的果实采收,大大地提高了果实品质。”朱杰说,通过河堤上的桃树林,村里举办赏花节、采摘节,吕官屯村的桃子也越来越畅销,村民们都说村里种出了“摇钱树”。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盘活村内1700多亩土地资源,村里建起了农业园,实行全民入社,保底分红,通过厂房租赁、育种基地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收益。2021年,吕官屯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2万元。现在村里正努力恢复老品牌冬菜的制作工艺,在冬菜制作和深加工上走出特色。

  “下一步,我们正在乡村振兴上做大布局,通过‘大旅游’的战略,把全镇资源进行整合。吕官屯村作为运河上的一个节点,也是全镇旅游的重要节点。借助耕读之家、陈列馆等提升全村的知名度。与周边村共建4条一日游线路,使运河主题文旅知名度大幅提升。”朱杰说,乡村游大有可为,今年吕官屯已经接待了近2万游客。村里准备通过康养项目,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在吕官屯村感受到这种亲和自然、健康生态的环境。

  富民宜居暖人心

  环境美了,村子富了,村民受益了。“这些年,咱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伙儿精气神儿都足了。”胡毅说,现在种地是为了活动身体,与过去种地养家糊口不同。闲暇的时间,除了写书法,他还和村里的几位老伙伴儿一起打打太极,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2019年,吕官屯村建起了清末民俗陈列馆“耕读之家”;2020年,该村被评选为静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村里建成了吕官屯村艺术陈列馆,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文化活动场所。

  今年,吕官屯村第一批加入了全镇的“送医送药·健康敲门”义诊活动。村两委、志愿者组建了3支小分队配合镇卫生所医生为村内80岁以上行动不便、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入户义诊,并定期根据病情免费送药上门。

  村民侯庆春老两口身体患有慢性疾病,行动非常不方便。以前家里的药吃完了,只能等着子女从外面工作回来后再去买,现在只要给村委会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送药,省时省力更省了儿女的心,村里还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上门给体检。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吕官屯和其他村庄一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咱村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镇’,乡亲们的生活更是一年一变化,俺们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阔。”胡毅说。

  记者手记

  静静流淌的运河、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村路……漫步吕官屯,村道边的冬青郁郁葱葱,河边的垂柳摇曳生姿,一步一景。在和村民的交流中,记者看到曾经的“旧村落”,正在展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文化是乡村的“魂”,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内生动力。在采访过程中,朱杰说,乡村的文化是人们对善与美的最朴素的追求,它们会凝结成一代人或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如今乡村人居环境日益变美,文化生活愈加丰富,村里的面貌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乡村建设融入“人文美+文化美+自然美”,让乡村变得更有乡土味道,让本地人和外来客都看得见美丽,记得住乡愁。

  在农村精神文明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同时,如朱杰所说,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美了“颜值”,有了“气质”,精心涵养出的好风景,让村民们觉得好日子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