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欧阳青怎么也不会去写求助信。受疫情影响,他一手创办的耀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资金链告急,面临倒闭风险,71名员工饭碗岌岌可危。这位自主创业20多年的民营企业主辗转反侧,终于再次向银行求援,并“冒昧地”给政府部门写了一封求助信,“我想就是试试吧,万一行呢?”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调研小分队一线摸底集思广益解企业难题
欧阳青是4月22日发出的求助信号,是个周三。那个周末匆匆过去。新的一周开始了──
4月27日(周一)晚8点13分,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是市金融局综合处的处长王大鹏,“他认真了解了我公司的情况和具体需求后,对我说别着急,大家一起想办法渡难关。”
4月28日上午10点30分,市金融局、武清区政府、天津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相关人士组成调研小分队,赶到欧阳青公司所在的武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管委会,深入耀德环保公司,调研企业运营情况。
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生产钢丝网骨架复合管和多点锚固PE板。公司拥有2个领先产品和1项先进技术,都达到全国甚至世界领先水平,业务已拓展至十几个省市,正想大干一场,没想到撞上了疫情。
“年初签订的2000多万元订单不能如期执行,原来的2000万元应收账款也回不来,现在新的订单又找上门来,流动资金基本耗尽了。”欧阳青说。3月底4月初,他们就与天津农商银行、天津银行联系,从两家分别获得了500万元、690万元的抵押贷款,但仍不解渴,还有1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
企业有存量贷款,且已达到银行贷款额度的上限,走正常流程贷款确实有困难……大家开始集思广益。
天津银行第二中心支行业务部总经理李国栋说:“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手中的订单比较多,其产品市场认可度高,企业主的经营意愿很强,还有应收未收的账款。基于这些原因,我行决定追加500万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
4月29日下午,天津银行的这笔贷款就到位了。当天晚上,天津农商银行也明确追加500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支持。
“我做了20多年的企业,从没这么激动过。我们企业有救了!我们71名员工的饭碗也保住了!”欧阳青感叹。
资金审批端放宽尺度并不意味着放松风控
帮企业解燃眉之急,银行在资金审批端放宽了尺度,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就放松了风控。天津农商银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的金融纾困,主要着眼于因突发疫情而导致资金回笼出现短期困难的实体企业。在受理企业的融资申请时,银行仍然需要坚持合规审慎的原则,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严格审核和监控,并且在各家贷款银行中形成不抽贷、不断贷的共识,确保宝贵的资金活水能够用于企业正常经营周转。这也是真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有资产负责。”
有了1000万元的纾困资金,眼下,耀德环保重新焕发了生机。
昨天,记者再次走进这家公司。蓝天白云之下,明亮宽阔的现代化厂房,智能洁净的生产车间,专心操作的工人,一切看上去井然有序又活力迸发。经历风雨再见彩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格外珍惜当下。
公司副总经理王加武告诉记者,企业开足了马力,工人三班倒,加班加点赶工期、保生产,抢订单。“目前已经完成订单的60%,预计6月初这批订单就能执行完了,咱们的资金就回笼过来啦。”
耀德环保的融资故事并非孤例。记者从市金融局方面获悉,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该局进一步优化了金融快速响应机制,力求更加快速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截至目前,市、区两级金融部门协调撮合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累计向全市2.1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30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各类金融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开银企对接会、 一对一撮合等方式,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市金融局副局长武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