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春节消费“账单”刷了屏。

  零售和餐饮消费超820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1200亿元,快递突破6.6亿件,电影票房突破78亿元……一个个数据刷新纪录,而时间只用了一周。

  原以为“就地过年”的春节,消费可能失去往日的热闹,然而一串华丽丽的数据却带给我们“牛”转乾坤的惊喜。消费“开门红”,对中国和世界有着怎样的意义?

  超预期:保障有力让你更愿“买买买”

  8210亿元!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这个数字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

  亮眼的不仅是零售餐饮数,还有快递数、网购数、电影票房数、文化旅游数……一系列创新高的数据让不少人感慨这个春节过得“好于预期”。

  没了返乡客运的热闹,少了跨省、跨境旅行的氛围,却多了线上消费的旺盛,电影票房的井喷,当地游、就近游的火爆,春节“名场面”焕然一新。

  针对中国电影票房春节伊始就超过2019年同期的表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价道:这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劲增长。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春节消费何以依旧呈现勃勃生机?

  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看来,疫情防控的有力措施,人们收入和就业指标的持续向好,加上各地发放消费券等政策的有效刺激,使人们消费的信心和意愿更强。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等,为居民扩大消费提供了有力保障。”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说,而商场餐饮不打烊、快递不停运等措施,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需求大:“洋年货”进口让世界感受中国温度

  这个春节,超1亿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成了名副其实的“原年人”。

  长途旅行少了,消费需求却没减:春节期间,在线餐饮销售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约135%,全国揽收包裹量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倍……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一直都在的需求。超大规模市场和火热的“春节经济”也让全球感受到中国温度。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西方传统假日消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当下,中国春节消费表现将为全球假日消费乃至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庞超然说。

  春节假期“不打烊”,中欧班列共计开行247列、运送货物2.3万标箱,其中回程开行112列、运送货物1万标箱,实力变身“带货班列”。来自欧洲的红酒、牛奶、巧克力等“洋年货”走进千家万户。

  为应对中国春节市场需求,多国供货商加大备货量,并从对华出口中享受红利。泰国鸡肉制品出口商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洲、日本等地对泰国鸡肉的进口量都有所减少,但中国进口量暴增82%。该协会会长克立·阿利帕功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将继续拉动泰国鸡肉出口。

  更高品质消费,更大规模进口,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大机遇。赵萍说,更稳固的消费和内需基本盘,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内供给水平也将在“双循环”的内外联动中不断提升。

  “开门红”:消费奋蹄追赶 中国经济“牛劲足”

  春节,往往是观察中国消费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牛年“开门红”的消费也为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活力释放开了好头。

  回望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仍达54.3%,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自去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首次年内转正以来,消费复苏步伐不断加快,一系列积极因素也不断积累。

  春节期间,新消费亮点持续涌现,进一步打开消费活力之门:三亚、海口五家免税店支付宝上消费金额增长了9倍,消费回流势头明显;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黑科技年货”消费增速同比超过100%、300%,品质消费再上台阶……

  有了这样的“开门红”,牛年中国消费和经济的表现自然可期。

  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7.9%。路透社称,中国经济2021年将迎来复苏“牛”,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奋蹄追赶。

  “在2020年全年较低基础上,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5%左右增长,实现回稳向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