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天津公布了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
(一)生活起居预防
1。保持心理平衡,戒慌戒躁。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勿食野生类动物食品。
3。适量运动,宜进行有氧运动。
4。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5。保持咽喉清洁。
6。保持大便通畅。
7。遵循防控八条措施。
(二)中药预防
用于密切接触人员的预防
方药:柴胡18克、黄芩12克、枳壳12克、桔梗10克、厚朴12克、槟榔18克、金银花15克、贯众10克、草果6克、青皮6克、佩兰10克、荷梗6克、生黄芪18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早晚各1次。连服7日,无不适可继服7日。
医学观察期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进中医药治疗及早介入。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请各医疗机构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等情况,辨证论治。
(一)轻型:湿疫困表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少痰或干咳,乏力,周身酸痛,或兼恶寒,或伴鼻塞、流涕,或咽干,咽痛,纳少,舌淡红或有齿痕,苔腻,或舌淡胖有齿痕,脉滑或濡。
推荐处方:藿香9克、荷叶10克、柴胡15克、防风10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虎杖10克、桔梗12克、前胡10克、紫苑10克、神曲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二)普通型
1。湿疫阻肺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咳嗽,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暗,苔腻,脉滑。
推荐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草果10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槟榔10克、藿香10克、炙麻黄10克、浙贝15克、茯苓15克、赤芍10克、莱菔子15克、甘草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湿浊伤中
临床表现:低热或无发热,乏力,咳嗽轻或不咳,头身困重,脘痞,纳呆,或呕恶,腹泻,或大便粘滞不爽,或伴胸闷,或少气懒言,舌暗,或有齿痕,苔腻或黄或白,脉滑。
推荐处方:白蔻仁10克、薏苡仁15克、杏仁10克、砂仁10克、草果10克、紫苑10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虎杖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三)重型
1。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咳嗽气促,动则喘息,痰黄粘稠或痰中带血,胸闷心悸,口干苦粘,纳呆,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2克、葶苈子15克、款冬花15克、厚朴12克、黄芩15克、虎杖15克、马鞭草15克、炙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槟榔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日三夜一服。
2。热毒炽盛
临床表现:壮热,咳嗽,痰黄稠,胸闷,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赤黄,舌绛红,苔黄或燥,脉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克、玄参20克、生地黄15克、丹皮15克、竹叶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薄荷20克(后下)、赤芍15克、郁金15克、葶苈子10克、生甘草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日三夜一服。
(四)危重型: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克、黑顺片10克(先煎)、山茱萸15克,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药品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辨证调整的原则,推荐用法如下:
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0。 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加喜炎平注射液100mg bid或0.9%氯化纳注射液250ml加热毒宁注射液2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痰热清注射液40ml bid。
高热伴意识障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醒脑静注射液 20ml bid。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血必净注射液100ml bid。
免疫抑制:0。 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参麦注射液100mlbid。
休克: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参附注射液100ml bid。
(五)恢复期
1。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克、陈皮10克、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纳呆,盗汗,手足心热,或有干咳,或有口干舌燥,舌淡或边有齿痕,苔少或薄白,脉细。
推荐处方:西洋参l0克、麦冬15克、五味子 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虎杖10克、芦根15克、炙杷叶10克、 山楂10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一)膳食处方
1。茯杏薏米山药粥
茯苓、杏仁、薏苡仁、山药适量与大米同煮粥食用。
2。银耳百合雪梨汤
雪梨1个,银耳、麦冬、百合适量,加水,煮至雪梨变软食用。
(二)传统养生处方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三)经络按摩处方
选取穴位“尺泽”、“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用大拇指进行按揉,每穴半分钟,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30次,自我感觉局部酸胀为度。每天2-3次,每次从上至下,四个穴位,按揉三个周期。
穴位位置及取穴方法如下:
1。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找尺泽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
2。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3。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取穴时,采取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4。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来源 | 健康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