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强(左二)给学生讲解正极材料的性质。 本报记者 姜宝成 通讯员 吴军辉 摄

  开栏语

  今天,是中国青年的节日;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回看历史,追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脚步,我国一代代青年将追求人生理想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瞻望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

  今天起,本报开设《奋斗者·正青春》新闻专栏,在这个专栏里,济济一堂的是青年楷模、科教精英、一线劳动者、新天津人、志愿者……津津乐道的是奋斗者的故事,青春在奋斗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本报将聚焦青年群体和奋斗精神,讲述当代天津青年的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实学实干,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青春担当,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这个实验数据出来后给我看一下……”记者如约来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时,39岁的牛志强正带领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内紧张忙碌着。

  近段时间里,实验室里几个研究项目同时进行,作为该所所长、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研究员的牛志强,他的“五一”假期也和平时一样,和研究生们“泡”在实验室,商讨科研项目的最新想法。

  早上8时左右到实验室、晚上11时许离开实验室,这是牛志强每天的工作时间表。“能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是每个科研人员最开心的事。只有抢抓时间,才能更快推进项目。”牛志强一边向记者展示薄薄的样品电池一边说,他率领团队开展的“水系锌电池材料与器件”项目,不久前获得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但他的科研求索之路并未停歇,面对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应用的新要求,继续带领团队争分夺秒探寻合适材料,针对在高安全、低成本条件下提高水系锌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实现超长循环寿命不懈努力创新。

  “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水系锌电池产业化进程和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让新技术创造新明天。”牛志强道出团队快马加鞭克难攻关的初衷。

  在潜心研究科研项目的同时,牛志强不忘自己教师的身份,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始终坚守在课堂教学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基础课程。“牛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科研思维、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再忙也常和大家交流探讨,还把业界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我们。生活中,他与学生亦师亦友,毫无老师架子,我们有烦恼会和他说,他也想方设法帮学生排忧解难。”师从牛志强5年多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毕嵩山说,自己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

  “生逢盛世,青年要砥砺奋进、勇于担当,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牛志强表示,未来还要在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继续坚定走下去。

  原标题: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记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应化所所长牛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