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项民心工程成效如何?今年有哪些新看点?

  2月2日,《天津日报》刊发了“天津市2021年20项民心工程”。

  今年是天津实施“20项民心工程”的第15个年头。近年来,天津“20项民心工程”紧贴新时代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凸显项目化、清单化特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内容确定后言出必行,对兑现情况组织“回头看”。去年20项民心工程成效如何?今年有哪些新看点?咱们一起关注。

  去年,这些民心工程超额完成任务

  天津20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从每年下半年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下个年度20项民心工程的事项,到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事项内容,以及实施期间的进度督导、承诺兑现情况检查等,已形成工作闭环。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天津还是交出了年度20项民心工程圆满收官的答卷。1月19日,市民心工程办公室对媒体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对照2020年20项民心工程清单,不少事项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清单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下的子项提出,“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新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00个。”实际上,2020年新增养老床位5066张,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09个。计划“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达到100万人”,实际上签约人数是160万。“入户医疗护理服务15万人次”的目标也超额完成,达到22万人次。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项目,承诺新增幼儿园学位4万个,实际新增幼儿园学位69680个,带动超额完成天津学前教育发展“两年行动”目标。(天津原计划2019年、2020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0.8万个,实际新增12.4万个。)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面,承诺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0条,实际新增、优化公交线路69条。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方面,承诺“新建、提升改造标准化菜市场14个”全部完成。“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200个”的目标超额完成,实际新增203个。承诺“在居民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1000台”,实际建成3707台。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计划举办天津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演出场次200余场。活动中实际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演出472场。

  “新建改造城乡道路”方面,承诺的卡口路段、配套道路建设全部完成。计划“提升改造乡村公路500公里”,实际完成410条共533.7公里。

  “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方面,承诺建成西青区、北辰区、东丽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蓟州区生活垃圾处理厂,任务全部完成,西青区等6座已点火运行,东丽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已具备接纳垃圾条件,即将点火调试。

  今年20项民心工程的接力跑与新项目

  民心工程要得民心,不能华而不实,必须考虑到发展的阶段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优先投入到群众最急最盼的事项上,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

  一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就要确定年度任务,一年年持续向前推,确保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坚定地把共享发展落到实处。

  梳理今年天津20项民心工程,可以看到,不少事项是前几年民心工程大课题的延续,是大目标中的年度小目标。

  比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项下,今年提出“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即是去年工作的延续。

  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天津今年将再次迎来一波“涨福利”:一是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待遇,报销比例在现行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610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符合条件重度失能人员发生的相关护理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

  天津也将开展职工大病救助,对因病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一年医药费(含自费)经医保、单位投保的商业保险、单位二次报销后,实际个人支付医药费总额超过6万元的在职会员,分梯度给予1万至5万元救助。

  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除了为5.8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服务补贴,还将为残疾人免费配发助听器、假肢等辅助器具1万件。

  在“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方面,今年承诺“填补公交线网空白,强化公交地铁接驳,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0条”,同样是去年工作的延续。

  在新建菜市场方面,今年明确“新建、提升改造和平区芷江路、南开区龙井、红桥区天添鲜和水西园、北辰区郡德花园和瑞恒、宁河区绿屏西路7个标准化菜市场”,比去年所提的更加具体。

  在“提升垃圾处理能力”事项上,今年要再接再厉:新建宝坻区、宁河区、蓟州区3座厨余垃圾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450吨,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满足全市垃圾分类处置需求。

  今年,一些新列入的民生事项值得关注。

  比如“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万个”,这是在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后,提升基础教育的新努力。为做好未成年人近视防控工作,今年还提出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开展视力筛查。

  首次专列“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大项,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创建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绿色安全生产模式。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支持全市猪肉市场供应。开展小站稻品牌推介,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针对部分居民区路灯不亮的问题,今年提出改造781个(条)小区(道路)路灯13770套。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今年也提出,实施冷链和进口食品追溯,提升完善追溯平台。

  此外,一些市民关注度比较高的建设工程也列入今年清单,比如完成梅江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平津战役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等。

  一年接着一年干,全民共享发展红利

  “20项民心工程”是天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但显然不是民生工作的全部,一直在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写的《高质量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2019年天津全民共享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各地区第一名。

  “全国第一”来自于多年的持续努力。该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邹一南在接受天津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天津财政支出75%用于民生领域,倾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等,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红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于“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实施好一项项民心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天津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和吸引力定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