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纲要全文即将向社会公布。“十四五”规划勾勒出未来五年发展的崭新路径,为天津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擎画了宏伟蓝图。记者注意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系列新提法引人关注。
亮点一 揭榜制+里程碑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机制。健全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入方式,完善“揭榜制+里程碑”“大平台大设施+项目”等新机制。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针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由企业提出攻关技术需求,经政府张榜面向社会征集研发团队或解决方案,“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项目实施期间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简化过程管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打造“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
亮点二 制造业立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市。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天津是我国工业重镇,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把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重要位置,将打造信创产业集群、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主攻方向,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全面增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亮点三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天津蕴含着丰富的商贸基因,是近代国内最早的通商口岸和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很早就以“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著称。“十四五”时期,我市将通过打造标志性国际化商业中心、引进多元化国际消费品牌、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等方式促进商业繁荣繁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北方会展中心城市。同时,充分利用区位、港口优势,提升区域商贸流通枢纽功能,打造东北亚新的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和链接洲际的货运枢纽机场,拓展天津港内陆无水港布局,推动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增强服务辐射“三北”地区能力。
亮点四 双城发展格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打造双城发展格局是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空间上的具体实践。“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做强“津城”,打造中央活力区,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标志区。大力推进“滨城”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
亮点五 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体现了城市凭借自身能力抵御重大灾害冲击、减轻灾害损失、从灾害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储备能力,大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做强“城市大脑”,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智能服务普惠应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持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到2025年,确保全市一级行洪河道堤防达标率达到84%以上,切实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亮点六 碳达峰、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实施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钢铁、电力等行业率先达峰。
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一方面,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另一方面,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同时,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扩大生态空间容量增加碳汇,到2025年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构建贯通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