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去当兵,退役后在社区工作,当兵的经历对我很有帮助,现在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河西区天塔街五一阳光社区复退专干雷达说。“十三五”以来,本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帮助年轻老兵实现就业,到关怀退休老兵日常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今年27岁的雷达2016年大学毕业,选择从军报国,成为一名“雷达兵”。名字叫雷达,又是雷达兵,雷达说,当兵对他而言,是缘分,更是荣耀,在部队两年的历练让他学会了坚韧和担当。2018年退役后,雷达报考了社区工作者一职。社区工作者在招录过程中,有一条针对具有天津市户籍的军队退役人员优先录用政策,雷达被成功录取。入职后,雷达专门负责社区退役军人的相关工作,包括信息采集、优抚对象数据统计、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而本身“退役军人”身份也帮了他不少忙。在一次信息采集过程中,一位大爷的参军经历证明找不到了,原工作单位也不复存在。一开始,大爷听说要到处找档案、开证明,不大愿意费劲折腾,雷达多次电话询问和上门沟通,鼓励并积极协助大爷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因为这既是对光荣过往的追忆,也是为党和政府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交流中,大爷得知雷达也当过兵,彼此间一下子就“热乎”起来,几番畅谈后,大爷在雷达的劝说和引导下,终于在相关部门调取到了证件和信息。后来,爷儿俩成了“忘年交”。

  雷达说,能够以老兵的身份帮助更多退役军人,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工作中,他勤学好问、拼搏进取,遇到不懂的主动向前辈请教,碰到新问题就刻苦钻研。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属地管理调整,另一个小区的退役军人信息也归属进来,不仅工作量翻了一番,还要对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进行统计、核实和每月发放。雷达一丝不苟,把人员信息列成表,细心标注谁微信联系、谁电话通知、谁本人到场……有的老兵年岁大了,腿脚不方便,雷达就代为领取,这需要在委托书上签字,并拍照回传,老兵们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往往要等儿女过来帮忙,不管多晚,雷达都耐心为他们解答,有时候骑着电动车,也赶忙停在一边,接听他们的电话。

  2018年以来,本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部门的机构不断扩展延伸,目前,已建成市、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形成“两中心两站”的格局,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组织也延伸到了社区,老兵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服务。气象南里社区的周国山今年77岁,曾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周国山告诉记者,社区给他送来了“光荣之家”的荣誉挂牌,逢年过节还来慰问,家里有困难,社区也都会主动帮忙,让他感到特别暖心。晚年生活安稳幸福,孩子们努力工作、好好学习,社区时时惦念着他们这些老兵,他感到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