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流感高发季,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门诊里都是人满为患,侯大夫的“迷你”诊室里也是如此,这些天经常是从早8点看到晚8点多。
这位侯大夫,全名侯立峰,是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
“侯大夫呀,我知道,他在我们这里可有名了。别看侯医生的诊所离阿尔山市20多公里,别说镇上了,就连市里人也经常专门跑来找他看。侯大夫人特好,有时候看诊抓药的钱没带够,侯医生经常说下次再说,而侯医生自己早把这些事情忘记了……”一提起侯立峰,乡亲们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满口称赞。
侯立峰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心电图为朱大爷进行检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牛宏超摄
去年8月,侯立峰的新诊所——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正式成立。他以前的老诊所离这里几百米远,是几间老旧的平房,在马路边上,地势低洼,进入老诊室要下三个台阶,看诊、抓药、输液和吃住都在一起,遇到下大雨什么的很容易进水,就没办法继续工作和生活了。又正好赶上棚户区改造,就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诊室,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环境。
新址除了诊室,还有一个“秘密”地下室,是侯立峰为患者按摩、拔火罐和熬药装袋的地方。为了方便患者喝中药,他自购了设备,每次熬药只收患者一块钱,靠这一块钱是挣不回设备钱的,但对于侯立峰来说,没关系,只要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就是最大的欣慰。
伊尔施镇东约80公里的太平岭有一座通信基站,职工通常工作10天才下山休息,侯立峰背着药箱探访上班的职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牛宏超摄
“听说你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本来你可以去大城市好医院当一个大夫的吧?多体面!为啥要留在这里?”面对记者的提问,侯立峰回忆起1997年初来阿尔山的难忘经历,“我偶然一次机会来到这里,看到当地群众看病抓药都要到300多公里的地方,非常不方便,那时候就想着我毕业了就来这里吧,至少让他们看病更方便一点。”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眼22年就过去了。来诊所看病的患者有的比较困难,很多药不得不赊账,虽然侯立峰自己也不富裕,但遇到困难的群众他总不忍心收钱,还是会给他们减免医药费。虽然在这期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提供了不少帮扶资金,但侯立峰也存不下什么钱,往往挣了一点,也又给出去了。“到现在为止已为患者减免的费用和给予的现金帮助至少也有20多万了。”侯立峰笑着说。
2018年,侯大夫去年被阿尔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评为“阿尔山市人民好医生”,并当选了阿尔山市人大代表,也正是这份认可,激励着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病人慷慨,对妻子内疚。王秀颖是侯立峰的爱人,护士出身,也是一名执业药师。夫妻俩在小诊室里一起艰苦生活了很多年,吃了不少苦。侯立峰心疼妻子,王秀颖也从来没对丈夫有半句责怪,即便侯立峰总是这样“奢侈”,她还非常支持地说,“自己也是医生,医者仁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