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打硬仗、打攻坚战、打持久战的准备,和上海人民勠力同心,早日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5月6日,我市援沪医疗队全体队员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做好援沪各项工作。

  4月3日我市援沪医疗队“津”锐出征,驰援上海,4月6日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截至5月6日正式开展工作已整一个月。

  30个日日夜夜,队员们连续奋战、倾注心血、挥洒汗水、“津”心守“沪”,不负铿锵誓言、不负闪耀初心,以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保证了舱内患者迅速康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收治患者15000余名,累计出院及转出14000多人,所有在舱患者状态平稳。

  方舱里的工作紧张而忙碌,一次刚接班进舱,南开医院急诊科护士刘曼丽等几个队员面对的就是全部满员的病床。患者基数大、场馆面积大,每项工作都耗时耗力,几项工作同时进行更是强度倍增。争分夺秒,患者们终于都得到了妥当的护理和安排,医护人员没有人叫苦喊累,口中说的都是“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舱内一名患者,妻子刚分娩40余天,两人被隔离在不同的方舱,他和爱人很着急想尽快搬到一起。

  北辰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李红丽主动联系了另一隔离区域负责人,几经周折让夫妻俩团聚。

  一次大批量接收患者,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中医一附院风湿科护士张莉斌的注意。这是一位气管切开术后15年的患者,声带受损不能发声,还存在书写困难。

  入院扫码时有很多信息需要本人描述,发现老人一筹莫展,张莉斌赶忙上前安慰:“爷爷您别着急,要不我帮您给家人打个电话?”接通电话后,她不厌其烦地逐项询问,耐心填写、反复核对,顺利帮老人办好了手续。

  在方舱里筑起一道坚实“防火墙”,守住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底线,这一责任落在“感控观察员”身上,他们被队员们亲切称作“大家的保护神”。

  七步手消、口罩佩戴、一次性头套佩戴、防护服检查、护目镜佩戴、面屏佩戴、医用手套检查、一次性防护鞋套检查……中医二附院心内科护士长刘菲菲就是这样一名专职“感控观察员”,每天严查队员一整套流程是她的日常工作。 刘菲菲说:“‘感控观察员’就是打扫‘战场’,保证每位队友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4月25日,我市再派院前急救医疗队驰援上海。医疗队领队、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吴小明说,院前急救医疗队抵达上海后承担了两方面任务,一是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方舱医院医疗急救转运,二是上海市部分阳性患者闭环转运。

  仅用1天时间准备,院前急救医疗队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保卫战。截至5月6日,累计执行转运任务700余车次,转运1400余人次。

  有95岁高龄的老大爷,有怀孕38周的准妈妈,有语言交流不畅的老人,有怀抱孩子的家长……他们都被我市急救人员安全转运到目的地。

  经过我市援沪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患者们的状态普遍慢慢转好。他们在写给我市援沪医疗队的感谢信中写道:我们记得你们每一句鼓励的话,每一个暖心的举动。你们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眼神,给予了我们最温柔的照顾和关怀。在我们眼中,在这个时代,你们就是最可爱的英雄!

  这些天,上海的新发病例在逐渐减少,队员们表示,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牢牢坚守住阵地,继续站好每班岗,助力上海早日恢复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