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疫情联防联控、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作用、中医价格、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方案……此次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表示,人民代表,只有竭尽全力为民履职,才能不负重托。此次,他除关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也会把视线扩展到更多与民生相关的领域。

  “这次我带来了关于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轮转方案建议。现在中医药研究生在三年学习中要拿四个证,现有的‘规培’方案达不到其能看病、看好病的目的,更谈不上搞科研。”为此,张智龙代表提出对中医药研究生分三阶段进行‘规培’。第一阶段是基础轮转,第二阶段是相关专业科室轮转,学好本专业知识,第三阶段是师承,跟导师进行学习。

  疫情防控中,张智龙代表一直在思考总结。这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准备了多条建议,就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作用等建言献策。“我国现有的‘突发公共卫生条例’里面没有中医内容,我建议对其进行修订。”张智龙代表说,目前,我国的疾控中心部门没有设置中医相关科室,其实中医有很多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应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的管理体系。而在学校公共卫生的教育中,可以加入中医知识。与此同时,在中医医院中,则应加强急诊科和感染科的建设。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制约因素,张智龙代表表示有中医药价格问题。“中医价格是几十年前定的,几十年间,没有太大变化,简便廉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有的收费项目过低,或是有的好疗法没有社会项目,不利于这种疗法的开展和应用。”张智龙代表认为,应建立中医药动态调整机制,符合人文价值和劳务价值规律,同时扩大中医药项目,让更多疗法应用于患者,从而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惠及更多百姓。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各个领域深入推进,为三地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取得积极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天津市名中医,疫情期间,张智龙代表担任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副组长。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人心,无论在交通、产业这些有形的领域,还是在制度、规则、意识这类无形的领域,都产生了融合效应、整体效应,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张智龙代表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后京津冀应继续完善联防联控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医疗合作,搭建三地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便利条件实现科研成果、诊疗经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及时共享,把各自的资源变为三地共同的资源,更好地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