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配备双达标,在全国率先制定大中小学思政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思政育人成效持续向好,“大思政”工作格局逐步形成,高校思政工作处于全国领先。

  思政课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统筹指导全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和保障。

  同时,我市高校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紧密结合现实,思政课在“有意义”的同时,变得“有意思”。

  “如果让你从今天穿越回1840年,你要用两三句话告诉林则徐180多年间,中国发生的巨变,你会怎样说?”3月1日下午,在天津师范大学的线上教学中,年轻的思政课教师王雪超开启了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一讲。刚一上课,他的这个问题就让学生变得“热血沸腾”。“因为是线上教学,更要注重师生的互动性,所以特意设置了角色代入式问题。”说到课程开头的设计,这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说。

  同样是线上思政课,前不久,天津财经大学思政课教师金雪飞在讲到“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时,有学生发送弹幕,说自己很迷茫很焦虑。金雪飞立即回应:“从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看,青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随后,他用一个个革命先辈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们勇于奋斗。“遇到困难,也许你会苦闷、迷茫、焦虑,但不能因此停下脚步、选择躺平。那样既无法实现个体的轻松自由,也无法实现集体的进步与超越。”金雪飞说。

  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直面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用鲜活的故事讲活“大”道理;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微课、微电影……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强了思政课的活力,也提升了思政课的效果。一堂堂深度、力度、温度俱佳的思政“金课”不断涌现。

  此外,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由高校校领导、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的评课团队,为全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打分,这其中有每位老师的自荐课,也有随机抽取的课。实施两年来,全市高校思政课学生满意度突破90%。

  在专业课中用好思政这捧 “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比喻启示我们,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像技艺高超的厨师一样,使思政教育如盐在肴、化于无形,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长期以来,思政课与专业课好似相互隔绝。

  如何打破这种“孤岛效应”,天津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请同学们注意‘江山’一词的翻译处理。”上学期期末,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俄汉语言对比与翻译课上,授课教师史亚军选用了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及其官方俄文译本内容作为案例语料。史亚军说:“将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作为最生动的教材,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据了解,天津外国语大学正多措并举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近年来,我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挖掘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环节、所有教学方式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日,在天津职业大学“动力电池类型及性能参数”专业课上,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李晶华教授结合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创新,为学生们讲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类型和性能参数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不惧困难、勇于攀登的拼搏精神。”李晶华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重要保证。2018年,我市获批首批全国“三全育人”试点省市,制定了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全市高校已逐步构建起“三全育人”新格局。

  “多轮驱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做好思政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天津理工大学“95后”辅导员吴雨,创办了个人思政公号“雨哥的大学生活”、视频号“辅导员七七八八的日常”,通过漫画手账的方式记录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鲜活的网络育人载体与表现形式凝聚青年,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由“掌”入“心”。

  “我一直记得入职培训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马红健老师的一句话,把育人做成一生的事业。我也想像马老师那样,成为一名有自己特色的思政工作者。”吴雨说。

  据了解,我市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觉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练好基本功,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围绕填平补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我市整合组织、编制、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力量,一方面持续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等硬措施,提升职业吸引力;一方面增编扩量、拓展资源、特事特办。此外,我市出台思政课教师选配方案、培养规划、评价体系、退出机制等4个文件,整体构建入职优选、过程精育、教学严评、末位淘汰的闭环式队伍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我市获批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配备双达标,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更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师资保障。

  记者手记:让学生们爱上思政课

  采访中,不少学生告诉我,现在思政课讲得越来越有意思,有的思政课甚至抢不到座位。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思政课,天津没少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思政课建设必须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近年来,天津高校思政课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思政课上不断推陈出新,及时把国家政治盛事、经济社会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积极回应学生关切问题,真正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共进、与学生思想共振,从而显著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入脑入心。同时,其他各类课程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现如今,在天津高校的思政课堂上,有笑声、掌声,更有赞叹声,不少思政课成为大学校园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爆款”。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得益彰之下,天津青年学子也正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