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对吃的讲究闻名遐迩

  不仅爱吃 会吃

  还有许多特色美食

  每当逢年过节

  天津人的餐桌就更加丰盛

  日前,天津市农委网站发布《天津市农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能力、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划。

  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今后,天津人的餐桌将更加丰盛,不仅美味升级,更要让大家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征求意见稿提出

  [ 农产品安全 ]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健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追溯系统。

  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主体出证覆盖率达到100%。

  整合放心水产品、放心菜和放心猪肉、放心肉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韭菜、豇豆、芹菜、禽蛋、肉牛、肉羊等11种农产品以及我市部分主要的地产农产品品种,针对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兽药、停用兽药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整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注药等违法行为;整治农药兽药中违法添加、隐性添加禁限用成分等问题。

  [ 农产品供给 ]

  组织开展黄瓜、花椰菜、水稻等作物育种创新和肉羊、生猪等畜禽遗传改良,创新选育推广一批优质绿色作物品种。

  推进武清、西青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 农产品品牌 ]

  打造小站稻、沙窝萝卜、蓟州农品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

  强化农业品牌监管,加大对冒牌、套牌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农业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主要规划措施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农业水土资源约束,着力发展节水农业,强化耕地保护和安全利用,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全面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根基。

  1

  农业节水灌溉

  大力发展管灌、滴灌、喷灌、防渗渠道等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集雨补灌。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提高农业排灌能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重点,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和农村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

  2

  耕地保护与修复

  坚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以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为依据,按照“分类施策、预防为主”原则,落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有效降低农产品污染风险。完成国家下达的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指标任务。总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模式,建立分类安全利用技术库和农作物种植推荐清单,推广应用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技术,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安全利用指标。持续开展轮作和适度休耕试点,促进耕地休养生息。探索建立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建立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田园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模式。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养护修复渔业资源。推动实施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项目,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海洋资源承载力。做好退耕还湿、防护林建设,预防土地沙化,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执法力度,严禁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农业农村。

  4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

  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我市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等家底。建设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确定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建设天津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持续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1

  农业投入品结构调整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持续落实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做好养殖用药指导工作,加大养殖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监测力度。健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追溯系统。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提高农业废弃物和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率。全面实施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强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巩固粪污治理工程成果,持续培育200家种养一体、循环利用、绿色畜牧示范场,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任务。

  3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

  加强循环水等绿色环保现代渔业技术集成和模式应用,引导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健康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提升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落实“产出来”与“管出来”要求,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水平。

  1

  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

  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以蔬菜、生猪和水产品为主要品种,推进生产设施、技术模式、质量管理标准化改造提升。积极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发展项目库”。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主体出证覆盖率达到100%。

  2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以放心水产品追溯平台为依托,整合放心水产品、放心菜和放心猪肉、放心肉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构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体制内外检测机构互相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区级监测机构资质认证,加快提升监测能力,到2025年,10个涉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全部通过CMA的CATL“双认证”。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整治

  持续加大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韭菜、豇豆、芹菜、禽蛋、肉牛、肉羊等11种农产品以及我市部分主要的地产农产品品种,针对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兽药、停用兽药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强化绿色农业科技支撑

  聚焦科技创新、种业发展、农业绿色生产等重要任务,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集成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组织实施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重点开展科技创新,研发选育新品种,创新绿色种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依托团队技术力量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及引进工作,开展技术咨询指导等。

  2

  农业现代种业提升

  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加快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力争在优势种业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组织开展黄瓜、花椰菜、水稻等作物育种创新和肉羊、生猪等畜禽遗传改良,创新选育推广一批优质绿色作物品种。坚持引育结合,筛选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满足我市重要农产品用种需求。

  3

  关键技术研发转化

  突破一批制约我市粮食、畜禽、蔬菜、瓜果、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0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100项。完善提升生物育种、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食用菌等创新平台5个,提升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水平和创新能力,力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现零突破。

  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满足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社会追求,实现农产品向绿色、优质、健康发展。

  1

  农业结构调整

  根据水资源条件,推进适水种植和量水生产,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发展现代都市型畜牧业,推进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稻渔综合立体种养50万亩,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提高稻田综合效益。依托现代农业设施和旅游特色村,发展绿色旅游业、生态农业。推进武清、西青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农产品品牌建设

  擦亮“津农精品”金字招牌,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和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强化农业品牌监管,实行农业品牌动态管理,加大对冒牌、套牌和滥用品牌的惩处力度。促进品牌营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品牌农业企业参加全国综合性展会,举办地方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品牌传播效率。引导优秀农业品牌参加国际知名展会。

  综合 | 天津市农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