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今天(12月7日)5时57分,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

  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开始。

  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大雪”节气开始,所谓“大雪”,是指“至此而雪盛”,预示着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特别是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雪会下得很大,范围也更广。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时节意味着已经正式进入冬季,雪花纷飞,落在地上渐成积雪,因此称之为大雪。

  对于在立冬当天,就迎来了暴雪的天津而言,“大雪”节气的到来,是否意味着强降雪将再次光临呢?

  大雪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大雪”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会降到0℃以下,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场面,预计北方多地有雨雪天气,华北地区将有小到中雪。

  昨天天津北风过境,预计从今天开始,新一轮静稳天气形势即将建立以晴和多云天气为主,气温相对平稳,期间不乏弱冷空气出没,大家要注意关注最新预报信息,及时增减衣物。

  具体天气预报

  12月7日 星期二

  白天:晴间多云

  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12到1℃

  12月8日 星期三

  白天:多云转阴

  夜间:阴

  微风,10到2℃

  12月9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阴转晴

  微风,10到0℃

  12月10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11到0℃

  12月11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阴转多云

  微风,8到2℃

  12月12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西北风3-4级转4-5级阵风6-7级,4到0℃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

  鶡鴠是寒号虫,大雪时,此阳鸟感阴至极而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

  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习俗

  “大雪”期间,积雪覆盖大地,可使越冬作物不至因寒潮而冻损;雪中含有氮化物,融化后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大雪节气习俗主要有腌肉、吃红薯粥、观赏封河和吃羊肉进补。

  1

  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风俗之一就是腌肉。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2

  吃红薯粥

  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要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不过,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3

  观赏封河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至于喜欢在室内的人,喝碗热腾的汤,或是来个火锅,都是经济实惠的御寒之策。

  4

  大雪进补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大雪进补最适合吃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上海人讲究食补,大白菜买来炖肉,烹饪一碗“烂糊肉丝”,尝尝酸甜可口的红山楂,都是大雪时节不错的饮食习惯。

  大雪养生

  由于天气寒冷,大雪会引发的很多季节性疾病或导致某些既有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感冒患者会明显增多,呼吸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病情会出现反复。为了健康这10个禁忌千万别犯!

  大雪节气,10个禁忌千万别犯!

  1。 忌整天不开窗

  冬天来临,很多人怕冷不敢开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诱发疾病。长期不开窗、不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也容易传染给家人。

  2。 忌洗澡时间过久

  在冬天,因为房间都是封闭的,在浴室洗澡时间长了,容易氧气不足,湿热蒸腾,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气虚之人,会出现危险。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为好。

  3。 忌过早去锻炼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4。 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5。 忌熬夜不午休

  大雪时节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6。 忌情绪起伏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7。 忌蒙头睡觉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被子蒙头睡觉。其实,这个做法对身体并不好。这样睡觉空气难以流通,氧气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令人呼吸不畅。

  另外,盖着过厚的棉被对身体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积攒灰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或使其复发。

  8。 忌活动过量

  冬季本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危险。

  9。 忌取暖过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年人怕冷,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出红斑或烫伤。

  10。 忌乱用加湿器

  进入寒冬,随着室内开始供暖,加湿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过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湿器不当会引起“加湿器肺炎”。比如加湿器没有正确清洁和消毒,使用时间过长,加湿器内壁就会滋生真菌或细菌,其中一些致病菌会通过细小的水滴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除了这些禁忌外,“大雪”还是进补的好时节,具体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来说,此节气讲究的“补”,是适当多食热量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使营养物质最大限度转化成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去寒就温,让人体阳气升发,以提高免疫功能,并非专指各类补益食品或药品。

  长寿“第一菜”白萝卜

  长寿“第一肉”羊肉

  长寿“第一果”山楂

  长寿“第一补”枸杞

  长寿“第一汤”海带豆腐汤

  冬季一直是民间食补良机,这个时节就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御寒和抗病能力。但南、北方“冬补”的形式却不尽相同,人与人的体质也有不同,所以冬季进补,还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冬季“进补”六忌

  一忌无病进补。现在保健补品市场混乱,优劣不一。身体健康者无需刻意进补,以免进补不当,浪费钱财,损害身体。

  二忌慕名服用。人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等名气甚大,但也不可不顾药效,慕名服用,过度滥用。

  三忌虚实不分。“虚则补之”,对症服用才能补益身体。若虚实不分,盲目进补,则会越补越坏。

  四忌多多益善。“多吃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度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五忌留邪为寇。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六忌以贵贱论优劣。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中医认为,药物“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

  大雪时节,注意五种“三”

  1、多吃“三种”食物

  ① 桂圆——暖心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雪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② 红枣——护肝

  大雪节气,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护肝食物推荐红枣。

  ③ 吃点酸——护血管

  适当吃酸性食物很有益处。尤其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2、喝好“三杯茶”

  ① 姜枣茶——温暖全身

  姜枣茶自古就是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

  ② 马蹄茶——生津润燥

  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每日一次。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

  ③ 黑茶——扶阳益气

  大雪时节,人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阳气较弱。这个时候可以喝些黑茶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一定的减肥降脂功能。

  3、多做三道“食疗方”

  ① 八宝饭——养血安神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② 芪杞炖子鸡——补中益气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③ 发散风寒汤——祛风散寒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4、多按“三穴位”

  ① 百会穴——能降血压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健忘、目眩等症、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有防治作用。

  ② 期门穴——疏心解郁

  大雪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防风寒,而且能疏散心中郁闷、压抑的情绪。中医古籍《伤寒论》里认为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

  ③ 太溪穴——滋润补水

  大雪天气干燥的时候,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5、大雪以后“防三寒”

  ①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②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③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过了“大雪”节气

  就要迎来冬至时节

  搓手搓脚的“三九天”马上就来了

  越来越冷的日子里

  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

  希望整个冬天

  你都被温暖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