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图书馆流动服务车为市民服务新区图书馆流动服务车为市民服务

  两年多来,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新增20万平方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达700多处,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一个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做示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展现,并且确立了引领有核心、阵地有属性、设施有内涵、队伍有信仰、服务有温度、供给有导向、产品有思想、考核有标准、推动有制度、长效有保障的“十个有”滨海模式,通过“组团式”“矩阵式”“融合式”“聚能式”“赋能式”等生动实践,初步创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样本”。

  “这些年滨海新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在这里生活越来越精彩了!10年前,听一场高水平音乐会还是件奢侈事。10年后的今天,每逢新年等重要节日,新区都会邀请知名专业院团到新区演出,在‘文化随行’上抢到一张免费预约票,感觉好极了。到了周末,和家人去‘大眼睛图书馆’借几本书,读完就近到我家附近的新河街文化站就能还,可方便了!”这是滨海新区新河街道四季风情社区居民蔡华的真实感受,也是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缩影。

  如今的滨海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高大上的文化场馆林立,文化形式多样,文艺人才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文艺爱好者如饮甘霖,文化服务绽放异彩。这一切都得益于滨海新区近年来不断加速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步伐,人文风貌之美已今非昔比,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充实、日新月异。

  2018年滨海新区获得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两年多来,通过加强设施建设,让百姓便捷享受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让服务品质和效能全面提升。创建期间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新增2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达700多处,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个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做示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展现,并且确立了引领有核心、阵地有属性、设施有内涵、队伍有信仰、服务有温度、供给有导向、产品有思想、考核有标准、推动有制度、长效有保障的“十个有”滨海模式,通过“组团式”“矩阵式”“融合式”“聚能式”“赋能式”等生动实践,初步创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样本”。

  “组团式”构建“联合舰队”

  文化服务互联互通

  面对滨海区域大、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设施统筹发展与互联互通不充分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新区结合自身文化优质资源多、分布广泛的优势,采取“组团式”发展的举措。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各区域多种类型地标式文化设施建设,以高品质和智能化增强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文化馆和图书馆等建设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区级、街镇、居村服务联动运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区“一核心五组团”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组团体系,形成以区文图博美和泰达图书馆等机构为中心的核心组团、以滨海新区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大港馆区等机构为主的南部组团、以滨海新区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汉沽馆区等机构为主的北部组团、以国家海洋博物馆和生态城图书馆等机构为主的生态城组团、以保税区文化中心等为机构为主的保税区组团。这五个组团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相对齐全,彼此加强合作,以各组团带动周边区域体制内外公共文化力量开展服务的模式,增强了全区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服务品质。

  “赋能式”提升服务品牌

  供给质量全面提高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显著变化,就是服务数量和品质的全面提升,增进了百姓文化福祉。”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内涵赋能,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推出了音乐作品《滨海交响曲》、摇滚大鼓《滨海好生活》、评剧戏歌《我是滨海人》等一批讴歌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作品。今年以艺战“疫”,推出原创作品近400件,为双战双赢赋能助力。这些作品通过文化活动广为传播。滨海少儿评剧节、全民阅读节等全区文化品牌超过40个,各级非遗项目70个,实现了产品有思想、服务有导向。“我们大沽街道凭借‘大沽龙灯’项目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创办了大沽龙灯节,这项绝技全区独一份。”滨海新区大沽街道的居民颇为自豪。

  在公共文化服务“走”到百姓身边的同时,滨海新区坚持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积极探索开展智能化服务,涌现出国家海洋博物馆、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滨海科技馆、泰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泰达第二体育场、汽车图书馆等新晋网红,智能数字化项目广受访客好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随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百姓互动数字平台”汇集全区各级各类文化服务信息与资源,联通国家文化云,实名注册用户已达37万人,年发布信息资讯超过5000条。滨海人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简便易行。

  “聚能式”牵手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同盟军壮大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滨海新区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分别成立了文、图、博三大馆理事会,作为法人治理决策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决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建立津沽记忆博物馆、皓翔画院、唐云来书法艺术馆、蒋子龙文学馆等特色文化阵地,开展公益服务,成为滨海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鼓励社会力量运维公共文化场馆,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实现泰达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整体服务社会化供给,滨海新区美术馆与滨海文投公司实现了合作发展,展现了机制活力。通过政采方式积极选择社会力量参与滨海艺术节、国际版画创作营、送演出进基层、流动服务等重点项目,弥补了事业力量不足。积极鼓励文化志愿服务。目前,新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年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达千场次,“同乐轩”相声社、“中国梦·劳动美”职工艺术团、区博物馆“文博小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受到国家和市区表彰。

  “矩阵式”打造“航空母舰”

  “战斗力“显著提升

  两年来,滨海新区公共文化管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同类型文化机构联合机制,实现矩阵式发展。目前,滨海新区图书馆、中新友好图书馆、天津港保税区文化中心以及泰达图书档案馆启动了图书馆数字资源联采联建工作和图书通借通还工作,“四手联弹”全民阅读交响曲,为“书香滨海”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区博物馆联合国家海洋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津沽记忆博物馆、国际版画藏书票艺术收藏馆、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成立“滨海新区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打造了滨海“文博航母”,为全区市民乃至全国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滨海美术馆、滨海科技馆都以品质高端声名远播,各自拥有数量可观的粉丝团。

  “融合式”实现跨界联合

  联动发展成为新动能

  建立跨行业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基层综合文化中心与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实现阵地、活动和管理员共建共享,涌现了新村街河华里社区等一批街镇居村的明星阵地。推动文图博等公共文化机构与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多领域跨界合作,开展精准服务、专项服务,实现了特色服务方面的创新。创建期间,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建立滨海新区区长和天津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双组长的滨海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了天津市知名专家成立了创建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了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引入第三方对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情况开展独立评估调查,及时提供问题清单和标准推动基层整改提升,让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改进提升更加有的放矢。

  “组团式”“矩阵式”“赋能式”“聚能式”“融合式”发展带来最明显的变化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文化沃土滋养城市文明。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滨海新区在文化发展上不断发力。繁荣的文化、有温度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为滨海市民提供了充足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市民精神文明素养,使新区的发展成果真正转变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为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

  ■ 记者 尹娜 果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