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大黄堡湿地是我市四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芦苇茂密,候鸟数量众多,还有千亩野生大豆,堪称“京津绿肺”,在涵养水源、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作用非常突出。近年来,武清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天津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1+4”规划和武清区“1+7”工作方案,高标准实施大黄堡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芦苇茂密,河水青青,鸟儿在空中幸福地翱翔……这是武清区拆除大黄堡湿地违建──翠金湖别墅区后呈现的美景,着实令人惊喜。

  翻阅湿地相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砖红色的别墅区,高楼侵占了湿地水面;道路毁坏了翠绿的芦苇,湿地整体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令人扼腕不已。

  武清区大黄堡镇镇长王国成告诉记者,市委对大黄堡湿地生态修复保护非常重视,要求对照国家级湿地标准提级保护,武清区认真贯彻,立即制定整改方案。2019年10月启动拆除方案,当年12月就把687套别墅、7套公建、5处临建全部拆除;紧接着,在原址上栽种了芦苇、香蒲和多种乔灌木,占地1401亩的翠金湖变成了一大块儿新增的湿地,跟周边的湿地连接在了一起,浩荡无边。

  记者看到,在这块新生的湿地上还堆建了10多个鸟岛,岛上绿意葱葱。湿地巡护员笑着说,现在正是候鸟繁殖期,鸟岛封闭而安静,很多只小鸟就在这里破壳而出,成为湿地大家庭的新成员。

  走进与翠金湖整改项目一路之隔的燕王湖,这里碧波荡漾,河水清澈,岸边栽种了大片的芦苇,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给芦苇施肥、浇水,促其茁壮生长。

  王国成介绍,这也是一个湿地整改项目,曾建有115套住宅和8处公建及附属设施,对湿地环境造成了破坏,去年11月全部拆除并复绿,面积达到525亩。

  拆除上述两处已投用的建筑群,多种困难交织。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武清区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果断整改,迎难而上,成立工作组逐户做思想工作,制定科学严谨的拆除方案,确保如期完成整改拆除任务。

  “政府拆除了京津农药厂(英力公司),造福我们当地百姓了。过去没拆除时,空气中飘散着各种难闻气味,夏天根本不敢开窗,周围河湖污染严重,鱼虾大量死亡。现在可好了,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芦苇茂密,变成了一个青青世界!”一位姓周的八里庄村民赞叹道。

  王国成介绍,京津农药厂(英力公司)是兴建30多年的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百姓生活造成很多不利影响,按照市委相关要求,武清区于2019年下半年进行拆除,共拆除厂区面积2.8万平方米、罐体1162个、管线3.6万延米,清理渣土5.2万立方米,安全转运处置危险废物3645吨,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目前,正按照土地风险评估积极开展土壤修复。

  武清区对大黄堡湿地修复保护遵循高标准,体现高质量。

  ──疏通河道,上半年湿地生态补水3000多万立方米,有水湿地面积迅速增加;

  ──完成湿地核心区围网工程,共计55公里,实现核心区封闭式管理;

  ──按照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标准,完成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土地流转70.47平方公里,上千个鱼塘退养;

  ──积极开展“绿盾行动”,已拆除湿地违法违规建筑面积62.96万平方米;

  ──生态移民稳步推进,核心区4个村启动生态移民,缓冲区5个村也已准备好,搬迁安置点已经确定,生态保护与惠民富民同向发力。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周俊启表示,湿地修复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特别重大。经过科学修复和保护,整个湿地重焕生机,今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成群聚集超200只,往年罕见的白鹤、白枕鹤、大白鹭明显增多,呈现出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鸟飞”的生态新画卷。

  炎炎夏日,行走在大黄堡湿地,满眼绿色,令人神清气爽,暑气顿消。行走间,突见周俊启拿起手机,对准一株芦苇上欢快跳跃的一对黄嘴、黑眉、灰背、长尾巴的鸟拍摄起来。

  “这是鸟中的大熊猫──‘震旦鸦雀’,属于全球性濒危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严,它们飞临这里,充分表明,大黄堡湿地生态环境已得到很好的改善,鸟儿在用翅膀给我们投票呢!”周俊启一边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一边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