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段“老人乘坐地铁时因无健康码受到工作人员阻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显示,在大连旅顺站,一位老人通过地铁安检处时,工作人员多次让老人出示个人健康码,但老人自称听力有问题,表示“你们没给我通行证”,双方发生争执。

  8日,大连地铁官方微博回应称,事发于7月28日,车站工作人员严格管理是对的,但是方式方法不妥当。随后站内警察向老人讲明疫情期间相关规定后,老人表示自己当时情绪激动了,并作出道歉。

  健康码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其便捷的申领、使用方式也被公众认可。但同时,这给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带来了出行难题。此前,多地都曾发生过因老年人出行无法出示健康码而产生的纠纷。

  有人认为,科技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倒逼公众去学习、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如果老人不主动学习,就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不便。这种观点看似有些道理,但细想起来,却是“何不食肉糜”的无知和傲慢。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技能学习固然很重要,我们也看到各地老年课堂以及社区志愿者纷纷开办智能手机使用课程,努力消弭这一“不平衡”。但同时也该认识到,这并非对全体公民的强制性要求——公民拥有“不学习新技术”的权利,更拥有“不买智能手机”的权利。

  作为社会管理者不仅要充分利用智能手段,给予大部分市民生活上的便捷,也要兼顾老年群体、困难群体等,通过设置“其他选项”兼顾特殊人群的需求。毕竟,百姓的生活方式,不该只有唯一选项。如何对待特殊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往往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文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