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2时27分,从巴黎飞往北京的CA934航班降落在天津机场。这是自民航局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发布“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通知后,天津机场保障的第4架赴京国际航班,也是天津作为第一入境点保障的第32架航班。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天津机场保障了31架国际航班,最高峰时一天保障了6架航班。“未来一个月,天津将保障16班赴京国际航班。随着航班量的减少,天津机场、海关、边检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依然保持‘谨慎乐观’,用心做好每一架航班的保障工作。”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总经理吕志农表示。

  从12个小时到5个小时

  过去的一个星期,天津机场共保障北京分流国际航班31架次,分别来自俄罗斯、法国、美国、德国、瑞典和英国等国家。累计保障进港旅客9229人,托运行李12749件,转运有症状(含发热)旅客147人,累计留观旅客7371人。

  近万入境人员的保障,背后是天津市疾控中心、天津机场、海关、边检、东丽区政府等部门默契配合。“3月21日,我们迎接第一架航班,从飞机落地到飞离天津用了12个小时左右。而到3月30日我们保障的第31架航班时间已经压缩到了5个小时左右。”天津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运行标准室主任倪帅说,效率提高的背后,是“一天一策”“一机一策”提前研判的结果。

  在天津机场运行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各个航班运行信息、机场的各部门运行状态均在大屏幕上一一展现。现场席位除了有天津空管分局、各航空公司人员,为了迎接赴京国际航班,还设置了“北京分流航班专席”。控制中心提前与国航联系,获得航班落地时间、乘客人数等信息后,与海关、边检等部门商议保障方案。

  “没有一个方案超过两天!”倪帅说,“最开始的时候,各部门衔接都是单线联系,很多部门获得不了一手信息,为此,我们建立了‘保障专班’微信群,形成航班全链条保障,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我们立马能得知信息,第一时间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津机场的保障方案已经从1.0升级到1.3版本,“最开始一天一架飞机,机场所有的区域都是‘专区’,后来一天五六架飞机时,我们增设了‘流行病学调查区’,可同时保障两架航班有序、互不交叉地办理入境手续。”倪帅说,从3月26日起,天津作为第一入境点对所有航班入境人员全部实行就地集中隔离,旅客的分类也从四类变为三类,工作量的减少,也让旅客入境效率大大提高。

  他们,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入境航班减量后,倪帅才终于有时间回家休息一下。记者见到他时,只休息了一天的他又回到岗位,开始新一班航班的接机准备,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他依然难掩疲惫的神色。

  天津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运行标准室主任倪帅(左一)

  过去的一个星期,倪帅吃、住在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常常是,第一天最后一架航班刚刚起飞,第二天的第一架飞机已经落地,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从对接航空公司了解旅客情况到细化制定处置方案,从安排停机位到根据航班量划分检测区域,从协调海关登临检疫到转运处置,每个环节都需要反反复复在多部门间来回沟通协调。作为保障工作的“大脑”,天津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在整个保障流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倪帅刚放下电话,微信保障群又响了起来,刚处理好群内的协同事宜,对讲机里又传来了呼叫……

  天津机场控制中心

  “一个2岁的婴儿窒息,情况紧急!”3月26日,倪帅在保障SU204航班时,一则消息传到控制中心。“急救中心吗?这里是机场控制中心,SU204航班一位2岁婴儿窒息,请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登机查看。”刚刚联系完机场急救中心的倪帅,同时了解到,120急救车正在停机坪等待接走发热旅客,立刻调配车辆,将婴儿送到医院救治。由于调配及时,倪帅为婴儿抢救争取了时间。

  记者了解到,倪帅的爱人也在天津机场其他部门工作,自从天津作为第一入境点承接赴京国际航班以来,倪帅一直坚守在机场运行控制中心,两个人也已多日未见。“虽然有压力,也辛苦,但是看着同胞们在我们的保护下‘回家’,非常有成就感!”倪帅说,虽然未来航班量有所减少,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放过任何细节。

  倪帅,只是天津机场众多保障人员之一,从指挥控制中心、地勤保障、公安、场地设置到场所消毒……每一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认真坚守,是他们不仅守护了每一位同胞的回家路,更为首都北京和天津市民守好了“空路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