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正式提出。经过努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历史性进步。

  但是

  京津冀地区域内

  发展差异较为明显

  为此

  全国政协委员

  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阳

  提出建议

  京津冀地区

  可作为全国探索共同富裕的

  典型区域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

  01

  制定京津冀共同富裕路线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上,由三省市政府部门牵头,继续做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等重点工作,同时将促进区域共同富裕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共同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共同富裕路线图,在未来1-3年内,适时出台《促进京津冀地区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在三省市分别建立“试验点”,有序开展先行先试,成为继南方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之外,北方第一个共同富裕试验区。

  02

  开展促就业调结构“金燕”行动

  就业是民生工作重中之重,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最有效的方式。

  “金燕”是津沽大地与燕赵大地之意,可鼓励京津两地在河北设立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创业就业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河北中部地区创业就业“黄金走廊”建设,稳步提高河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同时,继续推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向京津两地扩散,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京津冀地区逐渐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03

  推动互联网产业均衡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升温,互联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议加快三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津冀区域互联网骨干网扩容,提升5G基站覆盖率。

  同时,推进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等前沿机构在区域内合理分布,推动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在津冀设立更多研发中心与运营中心,让市场下沉、投资下沉、技术下沉。

  鼓励三省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电商人才进行补贴,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区县建设,推进“京数津算”,“京数冀算”,通过互联网产业均衡发展,弥补区域共同富裕发展短板。

  04

  注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更要关注精神生活,提升区域内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建议统筹规划,有序推动部分在京高校迁址雄安新区,鼓励京津知名高校在冀设立独立学院,联合办学,适当扩大在冀高考招生名额。

  提升三地尤其是津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各地合理规划,筹建更多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设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繁荣助推共同富裕。

广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