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中药技艺直播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观看。在这场直播中,由非遗传承人和技术专家详解丸、散、膏、酊的制作过程,讲述天津中药制药人在发展中的坚守与创新故事。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国家级传承人郭玉凤、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马祥海、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技术专家赵宇、隆顺榕藿香正气水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高强通过讲述,向观众介绍中药炮制对于药效的神奇转化,“不能替代”的金、木、瓦、陶等原料、材料的学问道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造物精神。

  作为传统非遗与现代直播的一次互动尝试,直播活动在年轻的主持人和传承人之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今年71岁的郭玉凤在达仁堂工作已超过半个世纪,如今说起制药的工序及方法依旧满怀敬畏。谈到这次的“触网”经历,郭玉凤坦言:“现在人们对于中医药的用途知道得并不多。我也希望通过这种直播的形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中医药,让我们的中医药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

  直播中,高强也向网友们讲述了发源于天津的“卫药”特点。“卫药”的制药思路也反映了天津作为近代重要的中西交流重镇所具备的海纳百川、务实求真的城市性格。他说:“近代天津是华北地区的商贸中心,流动人口多,流行疾病多为季节性多发病,需要的治疗药物药性快、猛、廉──这也是后来‘卫药’的主要特点。‘卫药’是中药剂型创新的先驱者,中药的片剂、酊剂、注射剂最早都是出现于‘卫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