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9点,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天津对口支援恩施医疗队巴东分队检测专家杨敬金和赵志武,在当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穿上防护服,进入检验室,对64份核酸样本和46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进入检验室前,杨敬金和赵志武要穿戴三层防护装备。一般情况下,穿戴防护服需要10多分钟,对于年近六旬的赵志武来说,老花镜容易起雾,他不得不多花几分钟,戴上1.5公斤重的呼吸器进入检验室。

  据杨敬金介绍,核酸检测工作分为核酸提取、体系配置和上机检测。他们把采集的样本带进检验室,由3名检测人员一起对样本进行检测,并通过对讲机与外面的工作人员沟通、核对样本。

  “样本核对准确性至关重要。样本上机时只有编号,一旦核对错误,整个工作就白做了。”准确核对样本后,杨敬金和赵志武一人配试剂,一人整理样本,将样本加到试剂中时,他们会进一步核对人名,避免出错。加样完成,就开始上机提取核酸,整个核酸体系提取短则2个多小时,长则4个小时。

  “我们戴着两层手套,勒得特别紧。手套也不能太大,因为离心管特别小,很容易弄洒液体。” 杨敬金连说话都显得小心翼翼。

  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他们一进检验室至少就是三四个小时,头、耳、脑部被勒紧,呼吸十分困难,这种状态下与病毒近距离接触,心理素质也要过硬。“不能吃得太饱进检验室,吃太饱会产生大量热量,消耗一定的氧气,产生烦躁不安情绪,让呼吸变得更不顺畅。”杨敬金说。

  来巴东之前,身为党员的杨敬金和赵志武都提交了支援湖北请战书。杨敬金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随援恩医疗队奔赴巴东抗疫;在巴东县疾控中心,每次进入检验室,赵志武都主动承担主要检测任务。

  自2月13日赴巴东至今,两人已与病毒交锋一个月。在他们和吉林支援巴东专家、巴东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共检测了3000多份核酸样本。

  “我们会继续坚守,检测好每一份样本,为相关科室出具有力的检测数据。” 杨敬金说。

  恩施日报供稿

  本报记者 佟迎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