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召开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海河医院院长沈军介绍,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同志和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视察市海河医院,要求“立足于有、立足于大”,尽快做好医疗救治各项准备工作。疫情爆发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治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市海河医院持续完善诊疗管理流程,建立起了多学科合作、中西医联合、精细化管理的救治体系和“医护一体化”的救治格局。同时,不断优化救治方案,集中力量攻克重症、危重症难题,全力以赴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市海河医院各项救治工作迅速有效开展。

  在院高峰人数为102人

  市海河医院是2003年抗击SARS疫情的主战场。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的关怀支持下不断成长,在抗击禽流感、甲流等历次疫情中,练就了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

  此次疫情初现之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海河医院作为全市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第一定点医院。闻令即动,市海河医院全体职工迅速集结,于1月20日前,组建完成9支战斗队,全院153名医师、369名护士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并立即展开“战前”应急培训演练。

  同时,按照“战时机制、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工作方法”进行合理分工,组建医疗救治组、感染控制组、设备物资组、宣传组、后勤保卫组、生活保障组、财务审计组。迅速调试设备,集结清点物资,陆续对全院的住院患者进行转院分流安置,于1月26日腾空所有病区。2月6日,完成3幢楼宇600张床位的通风系统及空间隔断的改造。在市防控指挥部的协调和津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33小时,在院东侧抢通传染病区急救通道;用96小时在院北侧修建一条长410米,宽8米的清洁运输通道。

  1月21日,市海河医院收治首例新冠确诊患者以来,随着疫情发展,市海河医院单日收治确诊患者最多达12人,在院高峰人数为102人,其中合并基础病患者79人,涵盖癌症、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视觉、听觉、精神障碍等;60岁以上患者37人;10岁以下患者3人。经医疗团队精心治疗护理,许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转危为安。

  强化分级分区分层诊治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严格规范操作

  市海河医院承担着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诊疗任务,严格做好院感各项工作,认真仔细实施各项操作规范,对于全院的医护人员来讲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实行感染防控责任制,组建院感防控专家组。实行各病区责任制,各病区的负责人为感染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病区的感染防控工作,并由市级专家和院内院感部门负责人组成院感防控专家组,进行不定期现场指导和监督。

  实行分区管理。院区内明确划分限制区域、半限制区域和非限制区域,在限制区域设置警戒标识。并设专人对人流、物流、着装进行登记管理,以院级文件(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做到全员知晓。

  开展全员培训和考核。起草并发放感控防控手册,人手一册,人人知晓,人人掌握,做到全覆盖。培训内容包括新冠基础防控知识和防护用品穿脱以及进出路径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截止到2月29日共完成院内人员培训考核794人次,外院支援37个单位911人次。

  强化分级分区分层诊治,着重科学管理

  根据确诊患者分型进行分区管理,设置重症病区,集中救治,组建重症精锐专家组,配备具有丰富临床实战经验的体外膜肺氧合(ECOM)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团队开展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辅以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团队进入红区,实行“多对一”护理工作,强化病区内各时段护理质量管理,做好患者生命指标监测、气道、管路、皮肤等重症护理措施的落实。

  在此过程中,强化先进救治技术应用,根据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情,适时采取血液动力学监测(PICCO)、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等救治措施;对危重型患者施以有创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医用三氧自血疗法、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救治措施,全力以赴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目前,两例危重型患者均成功脱离ECMO治疗。

  市海河医院拥有一支呼吸康复护理队伍,对每名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的训练指导,助力患者的功能恢复。

  集中全市精锐医疗力量,开展精准救治

  建立病区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压实责任。构建“首席救治专家、专业组组长、各专业专家”三级专家结构,首席救治专家主要负责牵头组织多学科讨论和医疗救治决策。卫健委从全市三甲医院抽调具有权威性和临床实战经验丰富的重症、呼吸、心内专家15名,进驻市海河医院,参加查房和患者日常诊疗工作,24小时全天候值守,时刻准备随时进入红区指导抢救工作。

  先后从市第一中心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包括我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营养质控中心等全市19所医院和质控中心调集69名专家,236名医护人员参与救治工作,与市海河医院医务人员共同组建了感染、内分泌与代谢、营养、护理、中医、消化、精神心理、儿科等多学科参与的医疗团队,充分发挥各专业救治特长,结合每位患者疾病特点和救治需求定制全方位的诊疗方案,实施“一人一策”精准诊疗。

  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制定了我市中医诊治方案。截至目前,全部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收到良好效果。

  实施全方位人文关怀,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助力患者痊愈康复。针对新冠肺炎的家庭聚集性特点,为便于相互沟通和安慰,尽可能安排家庭患者同住一个房间,实现“一家一策”,最大限度缓解患者恐惧和压力。

  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硬核实招暖心

  市海河医院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保障和关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和11条“硬核”举措,全力改善医护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保障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会同市文旅局和津南区政府有关部门,将座落于津南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作为市海河医院及全市医疗队的定点住宿酒店,按照“单人单间”的管理要求,安排医护人员住宿休息。

  租用大巴车接送医护人员,大巴车按照市海河医院医务工作需求,每天六班次往来于市海河医院和相关酒店。

  协调相关营养配餐公司,为战斗在“红区”医护人员提供三餐,荤素搭配,保障医务人员营养补充。

  对连续工作14天的医护人员进行轮换,协调东丽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作为轮换下来的医护人员的休整酒店,集中休整14天。

  落实市卫健委党委“六个一”要求,市海河医院成立了“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和督导组,对一线红区医护人员家属进行慰问,统计一线医务人员65岁以上老年亲属的基本情况、看病取药以及子女入学等需求逐一进行了摸底。

  除此之外,市总工会和市卫生健康委工会划拨了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一线医护人员的各项生活保障。

  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一往无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医务人员临危受命、勇挑重担、恪尽职守。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一个个生动可敬的事迹。

  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吴琦教授,他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即是天津的“市级专家组成员”。此次疫情打响后,他像一名老兵一样,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再次披挂上阵担任天津市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带领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

  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组组长、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徐磊主任,他接到任务后,立即放弃春节假期陪伴家人出国旅行的计划,即刻深入一线,24小时驻守重症病区,全程参与重症患者救治。

  由于确诊病例中高龄且合并基础病的患者较多,而且病毒易导致心肌损伤,心脏专家必不可少。市胸科医院心脏科主任丛洪良24小时随时待命,有情况第一时间赶往红区,分析患者病情,提出有效治疗建议,使患者转危为安。

  市海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于洪志副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请战,担任市海河医院红区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和第一突击队队长,1月21日收治我市首例确诊病例时,他就进入了红区。和他并肩作战的李建国医生,与爱人两地分居,孩子还面临高考,但疫情发生后,他毅然冲在了第一线,遇到动静脉插管、床旁气管镜等操作检查,总能看见他俩的身影。再如,感染科白大鹏主任医师,作为应急医疗队长,从接诊本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起至今,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孙燕、赵培、李荣梅始终没有离开重症病区。

  在疫情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生动展现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大医精神。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市海河医院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病房改造任务,从而达到具备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条件的?

  沈军介绍,1月28日,市海河医院就把所有在院的患者全部腾空,兄弟医院以及卫健委的领导给与了大量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市海河医院对两座楼宇进行了通风、污物等通道进行了改造,2月2号、2月7日这两座楼宇改造全部完成。

  还有记者提问市海河医院作为我市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第一定点医院,是如何做到“平战结合”的?

  沈军介绍,市海河医院平时也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平日已经形成了应急卫生体系,包括医护、物资等,还有日常的培训。每年入冬后都有甲流季,会接收很多流感患者,所以日常我们也是有准备的,这才做到了“平战结合”。

  此外,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在此次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营养补充是如何进行的?

  沈军介绍,目前抗击新冠肺炎还没有受用率特别高的药物。因此,从一开始营养补充就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在市卫健委以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一支负责营养的队伍,把每天患者需要的热量准备好,餐后还要清点患者饮食,收集反馈信息。营养师对每个患者一人一策,提高了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