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星期就是春节了

  2020年春节为1月25日(正月初一)

  “今年过年真早啊!” 

  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天文专家表示

  出现这种“早春节”现象

  是阳历和农历转换所致

  春节固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飘忽不定”。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个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306天,积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已超过一个月。

  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为使得春节在阳历的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调节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需要“置闰”。“置闰”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

  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提前”到来,反之则春节就要“迟到”。由于即将过去的农历己亥猪年是个平年,因此2020年春节就会“提前”。同样道理,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有个“闰月”,那么接下来的2021年春节就会“迟到”。

  2020年春节确实来得比较早,但还不是最早的。最近的2012年春节落在阳历的1月23日,而再早一些的2004年春节则落在阳历的1月22日。

  “春节”名称的由来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现在的农历春节原本定在“元旦”,“春节”“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称和日期的确定,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晋书》中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虽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从未改变,但由于历法原因,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西汉武帝之前并不十分统一,历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比如,古时候的夏朝使用夏历,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但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决定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元旦”变成了“十月初一”。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基本结束之前“变来变去”的状态: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时间来到1912年,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来,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阳历”,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等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沿用的“农历”,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生活。

  1914年1月,当时政府的内务部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后来只有“元旦为春节”被批准,所以传统农历新年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名称被搁在了公历的1月1日。

  不过,民俗专家萧放说,尽管当时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历,后来甚至还强令不准过旧历年,但老百姓不买账,日常生活还是按照旧的年历来过。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今年除了春节来得尤其早之外 

  还有很多特别之处 

  比如

  1

  2

  3

  4

  5

  还有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

  根据闰月规则推算

  2262年将会有两个春节!

  就看你能不能赶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