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农村,青年参军,复员回家后,只有初中文化的林逢水,在乡、区广播站任“土记者” ,一干就是16年。42岁时,农民身份的他进入北辰区委宣传部“帮忙”,硬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十分努力,从“土记者”当上了“正规军”,并先后获得《天津日报》“终身荣誉通讯员”、天津北辰区“十佳干部”,成了响当当的“排头兵”。

  当我们忍不住要为这位草根新闻人工作上的钻劲儿和拼劲儿点赞,却发现这并不是全部。在林逢水全身心投入新闻工作的背后,有一个遭遇严重车祸病卧在床20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妻子,有侍奉过同时患心梗脑梗80多岁的老娘和一个患有智障先后烫伤和摔断肋骨的四弟,还有一对患病的三弟和弟媳。任何一个事故放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都可歌可泣,而林逢水都要面对这所有故事。

  初见林逢水,让人意外的他是个与他伟岸的精神不相称的瘦小的老头。头发白了一大半,间或夹杂的透着一股桀骜和不服输的劲头。和记者谈起在北辰区委宣传部工作的十八年,林逢水滔滔不绝。到宣传部之前,42岁的他虽然写过新闻稿件,但仅限于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豆腐块”“洋火盒”。拍摄新闻照片更是连相机都没摸过。怎么办?学!出身军人的林逢水不喊苦、不怕累,为了完成一篇500字的通讯,他先后四次沿乡野小路到田埂地头,采访老守林人;去采访重大活动,他背机器、拉线轴、举新闻灯,样样都能干。自从1991年到区委宣传部以来,北辰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知名人物和乡村典型等新闻线索,无一不在他的视野之中,成为他笔下的文字和手中的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初,新闻稿件主要靠手写,传送靠信件,区县电视新闻节目的磁带要亲送到市电视台。那年7月的一天,林逢水所在报道组深入排涝一线采录防汛新闻,机关一时没车送磁带。林逢水二话没说,把裹了又裹的磁带揣在怀里,披上雨衣,骑上自行车消失在雨中。从单位到市电视台30多里的路程,磁带送到了,他却被浇了个透心凉!

  宣传部的领导看他实在劳累,说:“老林啊,单位仓库里还有辆旧摩托,你修理一下拿来骑吧。”就这样,林逢水有了自己的“坐骑”。数九寒天,他照常骑这辆旧摩托下乡,路上实在冻得难受就下车跺跺麻木的腿脚,捂着排气管子暖暖双手。

  可命运并没有厚待这位勤恳淳朴的老实人。当林逢水正在新闻写作事业上奋力攀登、拾级而上的时候,大祸从天而降!1997年10月25日傍晚,妻子程绍华回家途中,“的车”与一辆大货车猛烈相撞。这一撞,撞残了妻子的一生,也撞破了林逢水的甜梦。程绍华被送进医院后抢救78天,背了12万元的债,医生告诉林逢水:“回去准备后事吧!”林逢水听罢跌坐在地上,他捂住自己的脸,却捂不住那哗哗的泪:“我不能没有她,我得让她活下去!”

  从那以后,林逢水和全家人为康复一个“植物人”的程绍华倾注了一切!林逢水的年迈爹娘和他的兄弟姐妹及程绍华的妯娌们,整日为病人按摩翻身、用胃管输水“喂饭”、到处寻医问药。经过一年零287天的艰难岁月,植物人的程绍华居然神奇地恢复了语言和吞咽功能,连医院的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在精心照料程绍华的日子里,林逢水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新闻笔”。

  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不巧妻子的病情发作,林逢水晚上写不下去稿子,无奈只得给妻子服下安眠药。服药的一刹那,林逢水的手在发抖,他知道,安眠药会刺激妻子本来就受损的大脑,可当时的新闻报道要紧啊!那一夜,稿件虽然完成了,但看着服用药物“死睡”的妻子,林逢水心如刀绞。这以后,每逢晚上有急稿,他都先让家人把妻子抬到隔壁的弟弟家,等写完稿件再抬回来。

  艰辛地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林逢水在家庭“非常时期”采写的《村主任接待日好》《干部“送网”农民“抓鱼”》等一批新闻稿件在《天津日报》等媒体显著位置刊登,北辰区的宣传报道在天津市各区县中名列前茅。

  2008年,林逢水按政策退休。实际上,从退休至今,林逢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新闻报道工作,许多稿件都是他坚持一线采访写作的。即使在母亲心梗脑梗卧床的一年零九个月,智力障碍的四弟先后烫伤、摔断肋骨住院、头皮被碰破缝合,患重病的三弟住院的85个昼夜,妻子需要全天照料的情况下,林逢水始终笔耕不辍。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北辰区委宣传部网信办推出《北辰故事》系列文章,寻找记忆中的北辰人和北辰事。林逢水又开始不分昼夜的整理老照片了。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工作室,两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乎占去了一半的空间。办公桌上摞了30厘米高的书垛,办公柜里整齐排列着1191个信封。那是林逢水从1993 年拿起照相机开始保留的所有“宝贝底片”,还有电脑里储存的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数据。如今的老照片整理工作,更多的时间是晚上。夜深人静,林逢水一面照料老伴儿,一面将筛选出来的有价值的照片分类归档。已近70岁的老人,眼睛花了,精神倦了,身体累了,可有企业、街道和其他单位找他要照片,他二话不说,戴上眼镜,对着光亮挨张咂摸那些底片。他总是习惯于在别人说“需要”的时候,出来搭一把,不计回报。他说 :“我做的都是小事,只是想把小事坚持下来!”

  如今,最让林逢水欣慰的是,经过20年的悉心照料和7500多个不眠夜,曾经植物人的妻子不仅从鬼门关“闯”过来了,还可以和自己用语言交流。虽然妻子的记忆停留在出车祸那年,她的心态像个孩子,林逢水已经十分知足。在妻子程绍华60岁生日那年,林逢水站在妻子病床前,以妻子的哭闹作伴奏,流着泪哼唱起那首爱之歌:“爱是你和我,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爱是你的手,把我的伤痛抚摸……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觉得幸福更多……”这迟来的“幸福”、苦涩与艰难的滋味,恐怕只有林逢水一人可以体会吧!

  采访将近结束,林逢水与记者起身告别。他双手撑住桌子,慢慢提起身子,舒开双腿,挺直腰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艰难,他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苦笑:“那些年风里来雨里去,骑车骑坏了腰腿。”英雄,是普通的身体里住着一颗伟大的心。如果让我想象新时代英雄的模样,那应该是林逢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