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春晚上,天津包子借助台词火遍全国。

  进入自媒体时代,天津美食界的超级无敌大网红,则非天津早点莫属。无论是b站还是小红书,这些年轻人汇聚的平台上,有关天津早点的原创作品达到了上千件,最高点击量近百万,且多指向“西北角”这个地名,这里被誉为“碳水天堂”。 

  (一)

  “碳水”食物,一直是中华传统早餐的主体。六七千年前,水稻与小麦先后在华夏大地扎根,黍稷飘香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清晨。

  不同的是,天津人将碳水食物之妙开发到极致。

  津味早点,令人口中生津!“煎饼馃子四四方方,卷圈面茶老远飘香,馃头馃箅香脆红亮,最后还得来碗豆浆”,说的就是天津早点。不止这几样,锅巴菜、老豆腐、炸糕、糕干、酱牛肉,等等,天津早点种类丰富、组合多样,玩转出创意、主打一讲究。比如,面茶、油茶面,名字里都带一“茶”字,口味却完全不同。再比如,摊好的煎饼,除用于制作煎饼馃子之外,经过晾晒,切成丝,浇上卤料,就成了另一道津味美食——锅巴菜。

  中国饮食文化极其博大,不同地域间,在早餐选择就截然不同:有些地方以出色的馅料取胜,而天津早点则选择让碳水本身站上C位,甚至像煎饼馃子还对多样化馅料做了有意排拒,“揍耐碳水,管凿吗?”天津早点在酱料、盐、糖等应用上独具一格,点化了原本味道单一的“碳水”,产生出独特的厚味。

  天津早点的另一魅力在于细味。有一次进入一早点铺,看到了豆腐脑,却发现别人都管它叫老豆腐,于是也有样学样,品尝后发现滋味十分丰富。后来又到一家煎饼馃子店,看着餐牌说要一个单蛋单箅煎饼馃子。紧接着来一位天津伯伯,就仨字:来一套,对话全无其他内容,我才知道,露了大怯了。可拿到手里一品,闪现在脑中的是几个词:镬气足、够弹牙、出品靓!立时有了“食过返寻味”的冲动。

  天津早点的就餐形态也很丰富——可以拼桌吃,也可以带走吃。

  天津的早点铺也不全为一间间的食肆,一台小推车、一楼敞开的一个小窗口,都可能成为美食“策源地”。如果你问北京人哪儿做的炸酱面最好,答案通常是“我妈做的”;如果你问天津市民哪里的早点最好吃,得到的回答常是“我家楼下那一家”。可以想象,一个人从中式McDonald‘s(煎饼馃子店)出来,手里拿着一份take away,在五大道来一场city walk。津式小资,就是这个范儿。

  “哥吃的不是饭,而是寂寞”。这样的场景在天津,不存在的,就算一人食,也绝无寂寞感,因为有浓郁的烟火气来治愈。天津人的幽默、从容、闲适随处可感,还有行为艺术得以一见。在天津,许多早点铺都以“几姑、几嫂、某姐、某姨”命名,母性气息、家常气息浓厚。也许在某个档口为自己摊煎饼的是一位老阿姨,动作不疾不徐,食物慢慢发生美拉德反应,香气四溢扑鼻,心中油然而生杨绛先生那句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时才能明白,等一个煎饼馃子,也是在等生活的热望。

  (二)

  可以说,读懂天津早点的倔强,也就读懂了天津的“味道”。

  天津早点是有灵魂的,也许是独家配方的锅巴菜、百年老字号的糕干、五代人传承的煎饼馃子,也许只是一张喷香的大饼、几滴熬制了三小时的葱油。正是那家家有秘方、手工化制作的“灵魂”,成为天津早点持续出圈的原动力。有灵魂就有感召力,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所以来到天津,又因为天津的美食,进一步爱上天津。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那一点灵魂中蕴含的学问极大。尽管碳水坐镇,但天津早点却简约而不简单。选材、晾晒、制酱、打浆、烹炸……制作一套煎饼馃子要经历不止72道工序。捣、搅、炒、揉、擀、抹……一份炸糕做下来让人出透一身汗。早点是个“勤行”,也是十足的体力活。有人愿意花费几分钟时间,等一份热气腾腾的早点,也就有人愿意用凌晨三点的辛勤早起,为他打造美好一天的开始。天津早点,奖励每一位城市中的早起人。在这座奔跑的城市里,还有美味的早点抚慰心灵。

  (三)

  早点里藏着的,是天津的腔调。

  在意式风情街迂回漫步,音乐、喷泉,咖啡、啤酒,醉在这繁华三千、十里洋场。碳水里裹着的,是食不厌精的执着。在西北角走走看看,油酥烧饼、素丸子,踱进任何一家早点铺,能够满足吃货的所有梦想。天津人“好(hào)吃”,是一位位老饕,调教出天津早点的真滋味。

  这些老饕,不一定是名店大厨,也不一定是美食作家。达官显贵参与其中,市井小民不遑多让。要知道,天津早点“量大实惠,吃着舒坦”的特质,即是经由海河岸边码头工人的舌尖“检阅”形成的。要知道,这座城市讲究“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美食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贫富,哪里的海鲜好吃、吃肉吃哪个部位合适、水爆肚怎么做更脆嫩,各个都门儿清。自带鸡蛋去摊煎饼馃子,不为省钱,只为“顶级的食材”在早点中呈现。在天津人的美食字典里,根本没有凹造型这一说,也不论什么拉菲红酒、米其林餐厅,只关心味道竞争力。这儿的白领丽人也许没有那么多,但生活家遍地。

  天津的早点,也包容了各色食客。城市之中,吃嘛有嘛,口味万种,随便你造。

  想吃甜的,有红糖馃子、炸糕;爱吃咸的,有卷圈儿、烧饼;要喝点稀的,有面茶、老豆腐……仿佛各个“赛道”都有“独角兽”。正是因为在天津的城市史上,皖北军属曾定居于此,大运河运来南方风物,冀鲁移民大规模涌入,太多风味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出多元并举、兼收并蓄的津门滋味。官员、寓公、文人、商贾、洋人、工人万众参与,又让这滋味不断走向极致。更何况,在天津,“美食自由”先于“财富自由”可以实现,不花多少钱也能吃个舒舒服服。在天津这个水陆码头、美食江湖中,有着跨阶层、跨人群的、跨地域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才是天津早点之魂,也是城市之魂。

  条条街巷飘满美味馨香

  美食风情一嗅便知

  天津卫孕育了天津味

  天津味塑造了天津胃

  不尽的选择

  包容的感觉

  舒坦的滋味

  一顿普普通通的早餐之中

  满溢着这座城市特有的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