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间:“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

家住天津的一位亡者亲属告诉记者,他的表弟从外地来天津打工时发生意外死亡。死亡第二天表弟的家人从外地赶来想再看一眼亡者,可医院的太平间竟然提出要先交2万元押金,否则不能看。

这位亡者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还有两个不大的孩子,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只选择了太平间提供的最基本服务,但一结账,发现最基本服务还要消费9000元。账单中提供的包骨灰的布要价数百元,而同样的东西在市面上只需要几十元。

太平间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经之地,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却发生异化,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不买贵的,就是不孝”。在殡仪馆高昂要价的情况下,死路一条或许是最真实的写照。[详细]

探秘太平间承包人:一人名下十余辆黑灵车

网上出现清明代客扫墓 另类"私人订制"褒贬不一

无发票“一条龙包干” 家属不知情下无奈买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说,大多殡葬中介在“一条龙”、“包干”后,都不会提供正规发票给死者家属。看起来方便省事,实际上是利用死者家属不清楚殡葬行业价格的信息不对等,赚取差价、牟取暴利。

这其中,有种种匪夷所思、甚至重复的收费:冷藏费、看存尸体费、消毒费、装卸尸体费、遗体装袋费、装木棺费、洗遗体费、穿脱衣费、遗体整理费、卫生包费、劳务费……

丧者家属有时并不知情,即使不情愿,但在“享受服务”后,也只能一一埋单。[详细]

民政部:挤出殡葬服务价格水分

墓地贵过房产 满20年要续租

近期,包括沈阳、青岛、济南等在内的全国不少地方,陆续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护墓费的问题。逝者还要20年一“交租”?

山东的百龄园公墓、辽宁的回龙岗墓园等均出现了部分墓地使用到期的情况,一些家属由此还收到了墓园的缴费通知单。网友“free2012的夏天”说,墓地的“租金”原本就不菲,还只有20年使用时间,实在是“死不起”。

记者调查发现,现时的墓地每平方米价格远超过同区域的房产,如果再按照墓地的20年缴费周期和房产的70年使用权折算,墓地每年每平方米“居住”费用是房产的十数倍。[详细]

80后渐成“墓奴” 或要承担12位先人墓地费用

“死不起”暴露监管缺位

漫天开价的收费标准,名目繁多的收费链条,让人们面临“死不起”的尴尬;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过程中,又出现了监管不力导致的竞争失范——从商家“盼死”到“超前服务”,挑战道德底线的恶性竞争亟待规范。

殡葬行业经营乱象丛生的根源,显然是膨胀扭曲的利润空间。殡仪商店或公司只出示服务项目不出示价格,看家属身份坐地起价。这些所谓“经营之道”,不仅缺乏起码的道德良知,更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多项权益。

这一切暴露的是监管的缺位。[详细]

乱象之源 :垄断背后的利益链

首先,目前我国殡葬管理体制还存在计划经济色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殡葬管理单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不仅代表政府对殡葬行业进行管理、规范,同时还承担文明办丧等殡葬改革任务,并进行殡葬经营,可谓集管理、执法、经营于一身。这种三位一体的特殊运作模式,形成殡葬业垄断的局面,造成殡葬暴利的事实。

其次,殡葬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还不配套,不利于殡葬事务的具体管理。这主要是规则不够具体,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而且存在执法主体多头、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详细]

单方面的“理性”有何意义?

面对殡葬业乱象,民政部等有关部门曾经呼吁,丧者家属应该理性消费,但当理性遭遇“不孝”、“不吉利”、“不公开”的霸王式服务,却难以执行。

一位家属说,我们也想理性,但是对方服务了一半,突然要求加价,我们要不同意,难道还让老人把穿上去的寿衣脱下去另换一家?理性倒是理性了,但谁受得了背后被人戳脊梁骨?

在现实环境中,殡葬服务与产品的成本不透明和行业垄断令消费者处于全面被动的弱势地位,没有充分的选择权与谈判权。只要中国殡葬业目前的环境不改变,理性消费就不具备谈判的前提条件。政府如果真欲廓清殡葬业乱象,绝不应把希望寄托在作为弱势一方的丧属身上,否则死者家属“理性”而殡仪部门疯狂,单方面的“理性”又有何意义?[详细]

整治殡葬乱象需动真招

首先,民政部门应对殡葬业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结合进行监督。对殡葬业的服务、收费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直接和接受殡葬服务的群众进行了解,一经发现有乱收费、谋取暴利等行为一次提出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再次发现就吊销营业执照,严格处罚管理,不能让殡葬业者心存侥幸,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管理,逐步将殡葬业乱象解决。

其次,民政部门应请群众一起对殡葬业进行监督。毕竟购买殡葬服务的是群众,他们对殡葬服务有最直观的感受,殡葬乱象是插在他们心头的一把刀。民政部门公开举报电话,接到群众举报后即派专人进行核查,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并为举报人保密。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体系,让所有的殡葬乱象都无所遁形。[详细]

殡葬不仅是个体生命终结的仪式,也是亲属表达对逝者哀悼追思的方式,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中,男主人公小林对每一具遗体悉心呵护,温柔相待,给予逝者在世间最后的尊严——两下比较,令人恻然。我们不能指望文化和人心的建设一蹴而就,但至少,清理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是可以寄望的,不能让普通公众在承受失去亲朋好友悲痛的同时,还要为自己被宰割气愤一回。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