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云影,飞鸟翔集。金黄稻浪,“丰”景如画。
在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周达用无人机拍摄的视频里,徐徐展开的“津城”“滨城”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的风景画卷让人心旷神怡。今年35岁的周达,2018年来到天津,加入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四年来,他和同事们利用卫星遥感、航空影像、无人机等方式,记录着绿色生态屏障区的发展变化。“林田水草、河湖湿地、建筑耕地,需要用不同颜色展现出来,平均一个季度一汇总。最近,部分区的生态屏障区新增了红外传感器,我们加强了动态监测,相比以往更忙了。”周达说。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建设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区的重大举措,这是新时代天津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作”。接着,本市成立由2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屏障区建设。如今,“津城”“滨城”之间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从蓝图走进了现实,绿色连点成面,重塑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了环首都“生态护城河”。
几年来,本市治理“钢铁围城”“园区围城”,撤销取缔效益低下、污染环境的35个工业园区,培育壮大智能科技、信创产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生态屏障区“天”字形生态骨架基本形成,向北连接了七里海、大黄堡生态湿地、盘山、于桥水库生态保护区,实现了与北京通州生态区的贯通;向南连接了团泊、北大港生态湿地,顺着大清河流域,正在和雄安新区相连,构成北至燕山、南至白洋淀的生态片区体系,打通了区域生态走廊,构建起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成为环首都“生态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障区内建成“林田水草、河湖湿地”为一体的、面积在千亩以上的规模性生态区域20多处、300多平方公里。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农林复合、滨河生态、滨湖生态“五位一体”的生态功能全面提升。
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5年来,本市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降温增湿效应显著增加,屏障区内热岛效应明显减弱。生态屏障不仅带来了城市的绿意,还起到了“净化器”“加湿器”“降温器”的作用,改善了区域乃至全市的气候条件。市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2020年津南区平均气温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本市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0.4度,增湿2%,绿色生态屏障有效缓解阻断了双城“超大干岛”“超大热岛”的形成。
数据显示,全市植被固碳能力有所增加,绿色生态屏障区单位面积固碳量增幅最大。2020年全市植被总固碳量(二氧化碳当量)为500.14万吨,较未建立绿色生态屏障区时的2017年增加19.89万吨。从单位面积固碳量看,2020年,全市平均值为417.96克/平方米,较2017年增加16.63克/平方米。单位面积固碳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区、静海区和滨海新区西南部等林区和涉农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区单位面积固碳量为344.53克/平方米,较2017年增加35.19克/平方米,为全市平均增加量2.1倍,单位面积固碳量增幅最为突出。“到‘十四五’末,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将达到67%以上,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接近30%。到2035年,‘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将正式形成,为京津冀再造一叶‘城市绿肺’。”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