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天气放晴,天津旅游新地标──北辰区曙光水镇里游人如织。坐船观光,恍若置身江南水乡,水上栈道深入湖泊深处,荷花莲叶破水而出,如同走进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来自湖北恩施的游客王宇,时隔五年后再次来到天津,首站就到了曙光水镇。“这次天津之行的最大感受,就是除了看到天津城市面貌的变化外,更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内涵的提升。”王宇说,景点售票窗口大家都在自觉排队,景区卫生很干净,很少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行人过马路自觉遵守红绿灯,司机礼让斑马线处处可见,让人真心感到一种温暖。

  “要把天津建设成为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这是天津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五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走进社区街道,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用人文素养提升城市魅力,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天津愈见清晰。

  法治保障 “护航”文明前行

  近年来,我市先后颁布实施《天津市志愿服务条例》《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为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法制保障。

  2019年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膀爷、霸座、插队,罚!“广场舞”扰民,行人闯红灯、跨越护栏,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行人,公共区域烧纸、搭设灵棚,遛狗不牵绳等行为,罚!《条例》接地气抵人心,很多不文明行为有了法律约束,市民纷纷点赞。

  “制定条例是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城市的制度保障,是巩固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成果的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条例,就是要为我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法规依据,为提升城市品位和塑造城市形象提供制度保障。

  2017年,我市出台了《天津市志愿服务条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法规,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2018年12月,《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出台,作为全国首部规范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旨在推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2019年1月1日,《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施行,这是我市首部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集中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动力,最终要靠文化的积淀和市民素质的提升。这些法规的颁布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为市民形成文明行为自觉提供了法治引领。

  选树典型 传递文明风尚

  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开启了休闲度假模式时,“时代楷模”、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却带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志愿者,深入社区为民解忧,按下了他忙碌假期的“快进键”。

  在滨海新区新村街惠安里社区,服务队给70多岁独居老人王大爷带来一张“连心卡”,这张卡上写有水、电、气、热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打个电话服务队就来。服务队满载着责任和奉献,帮助居民解决困难,让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互助互济、向上向善的精神与温暖。

  选树标杆典型,传递文明风尚。市文明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连续六届开展天津市道德模范评选。“蓝领工匠”张黎明、“阳光奶奶”吕文霞、“献血哥”栗岩奇……一批批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市民的生动实践,人们争相学习“身边榜样”,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年过六旬的道德模范栗岩奇,从1986年第一次无偿献血开始,累计无偿捐献全血5800毫升,献血总量高达5.6万毫升,大约相当于14个人周身的血液。由于无偿献血的年龄限制,他不能再献血了,为了能继续发挥余热,他每周到市血液中心做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为市民讲解无偿献血知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中来。

  身边典型引领文明新风,文明之花绽放津沽大地。近年来,我市推出宣传时代楷模张黎明等重大典型,累计推出宣传全国道德模范11人、市道德模范115人、“天津好人”2660人,全国文明单位203个、全国文明村镇46个、全国文明校园4所、全国文明家庭7户。

  志愿服务 温暖海河两岸

  城市的文明,与志愿者同在。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并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志愿者。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伍近1.5万个,注册志愿者超过240万人,形成遍布全市的志愿服务网络。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天津新增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新增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000余支,共有8431支志愿团队的27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社区管控、心理疏导、敬老孝老、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工作中,为战胜疫情增添一抹红色力量。

  “红马甲”遍布大街小巷,“志愿红”温暖海河之畔。道德模范孔令智带领枫叶正红老年志愿服务队,在河北区光复道街林古里社区开展社区管理和便民服务;安定医院院长李洁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团队24小时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确诊患者和普通市民开展心理辅导……

  “我已经有13年党龄了,作为党员,关键时期就得第一时间往前冲,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刚过完年,滨海新区港星里社区居民、天津浩伦气体有限公司高管周如民,看到社区防控人手紧张,就第一时间注册了志愿者,卡口执勤、测量体温、防疫宣传、登记信息……处处都有他身穿“红马甲”的身影。

  多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发展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逐渐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中,滨海新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5个区“榜上有名”,新建社区未成年人“快乐营地”800个,提升改造“五爱”教育阵地1000个,新建乡村学校少年宫57所。

  城市变美了,交通方便了,小区变靓了,市民素质提升了。站在新起点,展望“十四五”,创建未有穷期,文明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