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4月12日,在天津市第39届“爱鸟周”到来之际,大鵟、鸳鸯、赤麻鸭、银鸥等之前被救护的8种16只国家二级、三有珍稀鸟类在天津七里海湿地放飞。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现场同时增殖放流了12余万尾鲫鱼、鲤鱼。

  “刚刚放飞最后一只银鸥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只银鸥一直在上空盘旋、鸣叫,这说明,候鸟的放飞是科学放飞,这些重新回到大自然的候鸟在这里找到种群,并将随着它们一起迁徙。”爱鸟志愿者王建民说。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不仅是鸟类重要栖息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天津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迁徙地和停歇地,每年途径的候鸟达数百万只以上。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四大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的实施,天津逐步还湿地自然生态,完成七里海、大黄堡核心区、缓冲区土地流转,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实现核心区封闭管理,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工程,有力保障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截至目前,今年春季七里海过境候鸟达90余种30余万只,北大港过境候鸟达80余种40余万只。

  “七里海湿地从2018年底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今年是初步修复后的第一个春天,七里海的生态面貌有了明显好转,通过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彻底消除了原湿地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了鱼池埝埂,堆建大大小小的鸟岛近100余个,同时,结合鸟类栖息繁衍的环境,营造了将近2万亩浅滩沼泽,水深从10公分到50公分不等区域。”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力表示,近年来,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七里海湿地的鸟类种类、数量均有了明显增加,其中东方白鹳去年一次性观测到近千只的种群,今年最多的时候发现了1400余只,此外,鹰、隼、鵟等猛禽越来越常见,这些鸟类处于生物链的顶层,这也说明七里海生物链种群越来越完整,整体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持续向好。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过境候鸟逐渐增多,天津各有关部门愈发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巡查巡护、督查检查,持续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对野生动物非法‘捕、养、售、运、食’五个环节,实施全链条打击。”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四级调研员教效同表示,下一步,天津将不断提升湿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营造适宜鸟类生存的生态空间。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建设水平,推动蓟州区州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完善,按期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挂牌。积极推进国家重要湿地和国际重要湿地申报工作。加强湿地监督管理,充分利用科技和常规手段加强巡查巡护,防止出现破坏湿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