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救援、水上救助、高考护送、安全宣传……蓟州蓝天救援队从2013年成立之日起,就成为行走在户外的“民间120”。

  队长刘小桐是退伍军人,平时沉默寡言,做事雷厉风行,自开启救援之旅后,“让灾难远离家庭,让幸福常驻人间”就成为他永不动摇的初心。

  前不久,一名游客在盘山游玩时摔折了腿,接到求助后,蓝天救援队8名队员用了三个多小时,把体重130多公斤的伤员抬下山。“浑身都湿透了,但只要人没事,做啥都值。”队员刘建超回忆说。获救后,游客十分感动,不仅微信转账过来2000元钱,还申请加入救援队伍。“既然做公益,就不能沾钱,要不就会变味儿。钱我退回去,希望能在队伍里见到你。”他说。

  “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救援队所有队员的心声。

  谈起救援,让刘小桐印象最深的,是寒冬腊月的一次深山搜救。

  2017年12月,一名驴友在蓟州区半拉缸山失联,当天下午5点左右,接到求助后,救援队第一时间上山搜救。“夜晚的深山,本来就伸手不见五指,再加上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七八级的大风,满地的落叶都结了一层冰霜,让原本就没有路的野山坡,更加寸步难行。”刘小桐回忆道,“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找到迷路的驴友,最后,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将她成功营救下山。”

  虽然是蓟州救援队,但他们的救援却不局限于蓟州。“两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们接到求救,宝坻区方各庄镇有一人落水。天寒地冻,我和队友们用自制工具,在水下一寸寸地排查,每分每厘都不放过,最后把整个水域翻了个遍,终于把人救了上来。”他说,如今,他们还帮队友在宝坻、东丽等地建立了救援队。

  蓟州蓝天救援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已有正式队员69人,预备队员45人,志愿者2200人。甘肃文县水灾、长城国际马拉松、九寨沟地震、全运会……一个个重大活动中,都留下了那抹蓝色的身影。

  “6年来,我们先后参与山地救援256次、水上救援194次、地震及自然灾害救援16次、火灾扑救56次、车祸救援20次、各类景区和大型活动安全保障420次……”在参与搜救、救援过程中,刘小桐和队员们深深体会到安全知识宣传的重要性,一有时间就主动宣传安全知识。“我们希望把救援提前化,今年的目标是走进60所学校、30个社区,向孩子和居民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说到蓝天救援队的未来,刘小桐笃定地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保证随时候命,随叫随到,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