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刘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学校要求跳绳1分钟要达到140下。刘女士给孩子报了跳绳课,交了1288元学费,上9节课。没想到一节课还没上,孩子突然开窍了,现在已经跳得很熟练。刘女士觉得培训课没必要上了,她想退费。

  孩子学个跳绳也要报班?这突破了很多网友的认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跳绳是一项普及程度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小时候都玩过,有的是爸爸妈妈教的,有的是小伙伴之间边玩边学的,可能有跳得多的,跳得好的,但基本的动作要领很容易掌握。家长竟然花一千多块学费给孩子报培训班,这是有钱烧的?孩子突然开窍了,家长才如梦初醒,惦记退学费。退不退成且不说,有这工夫多陪陪孩子锻炼不好吗?有些网友以过来人的身份剖析父母给孩子报班的心理。一是,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专业机构给孩子提供专业培训;二是,家长没时间没能力辅导孩子;三是,家长花钱把孩子往培训班一扔,图省心。不同于学编程、音乐等专业课,学个跳绳还报班,这位家长应该就是花钱图省心。于是,一些人在揶揄一番这位刘女士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评论区。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培训班不可能为刘女士的孩子一个人而设,背后是一群如刘女士一样的家长。事实上,这两年,“跳绳班”成为不少家长给孩子热报的培训班。何以如此?很大原因是跳绳被纳入了学校的考核项目。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动作不规范、不能达标,或者不能满分而焦虑。家长的焦虑催生了需求,跳绳培训班闪亮登场;跳绳培训班的兴起诱发更多家长焦虑,纷纷也给孩子报培训班。

  正如很多教师指出的,体育老师会教授跳绳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跳绳对孩子们来说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练习,基本都能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个别太差的,老师还单独指导,采取人盯人的方法。优秀应该能在百分之三四十,良好占大部分,但太低的没有,不及格的几乎就没有。也许是学校对此宣传得不够,也许是力争满分的攀比意识,让一些家长不惜花钱给孩子报培训班。

  政策影响市场,这一幕很熟悉,家长和培训机构合谋把跳绳拉入应试怪圈。然而,政策错了吗?没错而且很有必要。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肥胖率令人担忧。跳绳简单,好处也很多,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免疫力和肺活量等等。所以,跳绳被列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点项目,贯穿小学教育的全程,是每个年级的孩子必须要达标的考核内容。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实并非体育教育的唯一目的。事实上,通过体育科目的学习,学生能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学会合作、学会坚持,操场也可以成为最佳的课堂。这些,跳绳培训班显然都给不了。家长们该醒醒了,跳绳培训班最好也适当克制下,别太“跳”,否则,会闪了腰。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