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说起风筝,天津的“风筝魏”可以说是名声在外,跟泥人张、杨柳青年画并称天津“艺三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百年·传承

  风筝魏的新店,开在东马路的一家商场里,这也是平日里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制作风筝、展示作品的地方。

  他制作的风筝,多取材于飞禽走兽、神话故事等,不仅结构精巧,还有很多吉祥的寓意。比如一只画着五只蝙蝠的燕子风筝,名叫五福临门,红色的蝙蝠,取“洪福”之义。

  燕子、老鹰、蝴蝶等都是传统风筝的经典造型,但风筝魏还有一个隐藏在结构上的特点,就是可以拆装、折叠。

  “这每个地方都有机关的,都可以拆散折叠”。魏国秋拿起一件蝴蝶风筝,打开背面的锁扣,就把翅膀、触角等部件拆了下来,拆下的部件有的还能再次折叠。翼展近1米的风筝拆散后,可以装进一个一尺长的小盒里,收纳携带都很方便。

  魏国秋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构,从第一代风筝魏魏元泰开始,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演进。

  魏元泰从小在鼓楼北街天福斋扎彩铺学艺,他的风筝做工精致,慢慢有点小名气,结果就被当时的地痞刁难,点名要一个十丈的风筝。不做,就摘了招牌,做,连师父也没听说过这么大的风筝。正当为难的时候,一条蜈蚣突然让他眼前一亮,把风筝串成一串儿,不就要多长有多长吗?魏元泰连夜赶制,做出了一个蜈蚣风筝——叠在一起能放进盒子,展开足足十丈有余。看到这样的风筝,地痞也服了,交了钱把风筝拿走。魏元泰因祸得福,从此名声大噪。

  
  

  风筝魏作品

  1892年,父亲魏长清在自家房子里为他开办了“魏记长清斋扎彩铺”,“风筝魏”从此走进了天津的城市记忆。串式结构的蜈蚣风筝,作为风筝魏的开山之作,也一直沿用至今。

  “蜈蚣风筝就是风筝魏的代表作,现在基本上都改造为龙头蜈蚣,象征着中华的腾飞,我做的最长是一千米巨龙。”魏国秋说。

  参考蜈蚣,只是为了让小风筝变大。风筝魏的灵感,更多还是来自飞行动物。魏元泰参照蜻蜓、蝴蝶、老鹰、燕子的身体结构和动作姿态,提升风筝的飞行性能。为这些造型复杂的风筝增加折叠功能,显然会增加制作的难度。

  “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是因为一个外交官,说这风筝很大我带回国内不好带,您看能不能给我定制一个能带走的风筝。”魏国秋告诉记者。

  携带、收纳不方便,确实是传统风筝的短板。魏元泰的父亲是个木匠,魏元泰受到折扇的启发,借鉴木工的榫卯结构,制作出了折叠风筝。骨架结合之处不用线绑,而是可拆装的榫卯结构。后期又改用锡焊工的铜箍作为紧固装置,让风筝的结构更加坚固、轻盈。榫卯结构、可以拆装折叠的风筝魏,从此自成一派。

  1915年,魏元泰的11件作品走出国门,荣获世界万国博览会金奖。第二代风筝魏魏慎行,又将精细的画工加入其中,让作品更加精美。历代风筝魏,都会对风筝的材料、工艺和设计进行改进,人们今天看到的作品,已经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

  如今,风筝魏已经成为天津民俗和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2008年,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魏国秋已经带着他的作品出访30多个国家。

  

  风筝魏作品

  工艺·秘诀

  传统风筝工艺讲究的是“扎、糊、绘、放”四艺,风筝魏既要像工艺品一样精致美观,又要能够一飞冲天,它的背后也正是这四项绝活。

  扎骨架,是制作风筝的第一步。这就需要重量轻、韧性好,同时可塑性极强的天然材料——竹。“我们选材是福建、四川的毛竹,生长期在五年以上,到家里再阴干。因为这个毛竹韧性好,作出风筝它不变形。”魏国秋说。

  选好的毛竹,劈成粗细适宜的竹条,去掉瓤,再用火煨烤,就能按照设计的图样定型。掌握好煨制的火候,既能去掉竹条表面的毛刺,还能驱除寄生虫,使风筝经久耐用。修整好的竹条,通过打孔、挖槽,搭建成鸟笼一样立体的“肚”,也就是风筝的主体。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打眼扣榫结构,不借一针一线,这个风筝15年了一点也不变形。”魏国秋拿出一个蜻蜓风筝介绍说。记者注意到,这个风筝的铜箍已经氧化发乌,但榫卯结合部都有胶、销子固定,仍然坚固如初。

  

  打眼扣榫的风筝结构

  这种立体结构让风筝造型更加生动逼真,但又给裱糊、绘画带来了难度。魏国秋糊风筝最常用的材料是绢,这种丝织物轻盈而富有弹性,打湿后可以很好地与骨架造型贴合。在立体的绢面上彩绘,也需要特殊的技法。“必须是悬肘画,拿起来根据它外面的凹凸感慢慢儿走。搁桌子上不好画,拿起来怎么画怎么有。”魏国秋告诉记者。

  从选材、劈料到绘制完成,魏国秋完成一个风筝,少则两天,多则数月。做好的风筝,找到平衡点拴好线,在屋里一抖,就知道它能不能飞。“一个是平衡好,再一个它的膀条修得好。我们拿起一个风筝掂量,四个膀子在颤,那就是一个好风筝。”魏国秋说,这正是先人们研究飞鸟飞虫得来的经验。

  硬翅风筝有上下两根膀条,魏国秋把上面的竹条做硬,下面的竹条做软,这样风小时翅膀可以挺住,风大时可以泄掉多余的风力,所以风大风小都能飞。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用刀把竹条刮成粗细渐变的形状。与此同时,要保证风筝两侧的平衡,要在同一块原料上加工出两根重量、弹性完全相同的竹条。

  煨好造型的竹条,在魏国秋手中只需一刀,就能变成复杂而精确的对称结构。魏国秋常说,“我们眼睛就是尺”,这种数十年练就的手法和眼力,也是风筝魏平衡的秘诀。

  
  

  魏国秋在制作风筝

  守旧·创新

  魏国秋今年60岁,做风筝已经有50多年。少年学艺的他,最喜欢的就是做出造型奇特的风筝,看着它们飞上天空。和敢接十丈风筝的魏元泰一样,魏国秋也有一个“初生牛犊”的故事。

  当时,有位年长的顾客找到魏国秋,要定制一个儿时玩过的“锣鼓燕”。顾名思义,就是能在空中敲锣打鼓的燕子风筝。即便是风筝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魏国秋回家闭门研究,在普通燕子风筝的基础上加装两套风车驱动的发声机构,做出了客户要求的效果。这款锣鼓燕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还在1982年获得全国风筝邀请赛第一名,成为魏国秋的成名作。

  

  锣鼓燕

几十年来,精良的工艺、新奇的创意为魏国秋赢得了口碑,也留下不少遗憾。“每个风筝做完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看不够的那种感觉,后来人家把它买走,心里一下就凉了,那种失落感不断地循环”。魏国秋告诉记者,历代风筝魏以风筝为生计,越是劳心费力的得意之作,越是难以保留。风筝留不住,手艺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为此,魏国秋不仅活跃在公益讲座上,还打破家族传承的惯例对外收徒,可惜五六个徒弟没有一个坚持下来,纷纷转行了。这样的情况下,魏国秋的独生子魏博文,成了风筝魏传承的不二人选。
2016年,魏博文大学毕业回到天津,踌躇满志,作为第五代“风筝魏”正式开始学艺。没想到,刚一开始连竹子都没摸着就碰了钉子,难住他的还不是什么高级的技艺,而是用毛笔在报纸上画直线。
“首先你划的这个线得是直的,再一个是粗细得一样。其实非常简单,但是特别枯燥,两周就腻歪了。”魏博文告诉记者,当时父亲让自己不停地画,自己其实很不服气,几度有了放弃的想法。而练过一段时间后再前后对比,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这种被魏国秋叫做“铁线描”的笔法,是风筝魏绘画的基本功,更是对匠人心性的磨练。在他看来,只有沉下心、坐得住,才能练出好手艺。画直线整整三个月后,烦躁的感觉渐渐消失了,魏博文开始真正参与到制作风筝的工序。

  
  

  魏国秋 魏博文父子

  如今,两代风筝魏一边传承技艺,一边经营这份传承了140多年的祖业。可是,更快的生活节奏,廉价、耐用的工业制成品,都成了传统风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隔阂。如何让传统风筝长久地飞下去,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那种就是纯玩儿,我们的风筝不光是放飞,传统的原材料、技艺都在里头,拿在手里像工艺品一样。”在魏国秋看来,老手艺仍然是风筝魏的核心竞争力,而历代风筝魏也是不断在创新中成长的。

  为了迎合市场,他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缩小、改良,推出了既能作为装饰摆件又能轻松放飞的“室内风筝”和“标本风筝”,还在店内增加了风筝DIY体验的经营项目。

  “我的终极目标就是一个几百平米的大博物馆,把风筝魏从传统到现代系列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到天津就到风筝魏去看看,那是我的梦想。”魏国秋说。

  新老风筝魏,一个变老、一个成长。不变的,是风筝带给这对父子的快乐。每逢好天气,父子俩都会把得意的作品拿到家门口的空地上放一放。从儿子身上,魏国秋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其实放风筝是我一生的喜好,风筝一上天,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