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已检测新冠病毒样本500余份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处置队伍24小时坚守岗位,不分昼夜,先后开展现场处置60余次,派出现场处置队伍深入红区200余人次,在远远短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终末消毒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与追踪,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与播散。特别是针对各区发生的首例疑似病例、首例确诊病例、聚集性疫情、波及范围广、发现新的感染和传播特点的疫情都进行重点关注。

  据市疾控中心主任顾清介绍,从我市出现病例至今,市疾控中心检测样本500余份,实验检测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身穿防护服进入实验室每人每次操作近5个小时,遇到疑难问题,要达8个小时。每一份样品,涉及到群众的健康安全,阳性就是感染者,就是传染源,就要及时确诊,及时控制。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就是判定患者是否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最直接证据。

  此外,中心还成立了技术督导组,针对疫情防控的密切接触者隔离、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等重点环节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派出技术督导人员50余人次,到医院、社区、区疾控中心和集中隔离观察点,梳理应对准备和技术能力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可操作可执行的建议,落实工作要求。针对国家和我市出台的技术方案、规范标准,及时组织对全市进行培训,认真学习理解,付诸于实际。在各区疾控中心开展核酸检测之前,市疾控中心深入到每一个区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目前,各区疾控中心样本检测阳性符合率为100%。 

  

  详解首例病例发现全过程

  对话——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张颖

  第1个病例是1月21日确诊的,当时我们认为他只是一个个案,因为给我们提供的线索,这名病人在发病以后再也没回过单位,当时他发现自己不舒服, 15日就自己在家隔离了,所以我们本着这个原则,就首先把他家人就控制起来了。

  但是当出现第2例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他们俩是同一天发病的,这在流行病学上是建立不起来,必须要有先有后。

  所以当时我第一反应,害怕他们客车段有其他的病例在前,是不是给他们俩给感染了,另外他又是跑列车的。列车大家都知道,接触感染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途径的,他一旦把它带回来的话,这个播散是很严重的。

  客车段发生内部感染,这些人员一旦回家,就要进入到不同的社区,900多人往外发散的危险的系数是太大了。

  1月23日晚上,市疾控中心紧急上报情况,要求第一时间进驻客车段进行调查,同时,协调公安机关,对现场启动了联防联控机制。

  我们当时在现场是11个人的一个小分队,采取的是二级防护,防护服、N95口罩,完全就是我们日常进红区的防护。通过当时的排查,当天晚上24个人中就已经发现两个人出现高热,最终这两人都已确诊。

  此后,市疾控中心连夜跟指挥部汇报,指挥部也是连夜采取措施,对动车客车段实现了封控。从目前情况来看,采取封控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火眼金睛”三次测出新型冠状病毒

  对话——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检测室主任苏旭

  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检测室承担着全市疑似病例和排查病例的核酸检测任务,是全市判定确诊病例最核心环节的技术部门,检测室目前每天都是灯火通明,5组检测人员24小时轮流对新冠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一旦检测结果判断为阳性,就基本可以确定是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对于其中一个检测案例,苏旭印象颇深。

  那天正好我在实验室里面,1月23日晚上送来2个检测样本,我们编号是K45和K46。K46的检测结果是阳性,特别清楚。但K45的检测结果,并不是像明显的阴性一样呈一条直线,但是按照标准来说,可以判定是阴性。但我看着就是有问题,我跟现场实验人员说,说一个比较通俗的话,阴性跟阴性不一样。

  当时大概是晚上10点多做的,我们又重复做了一遍,还是阴性,这时已经快凌晨2点了。但我当时就是觉得,这有疑问,跟K46应该是密切接触者。我就要求他们再对这名疑似病人进行采样,我们检测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去,又做了第3遍,结果还是阴性。但我还是心存疑问,要求对这名疑似人员继续隔离观察。1月26日又对他进行了采样,这次的检测结果,呈阳性。

  对于这次检测过程,苏旭认为也很正常,因此病毒的喷发期也有高有低,并不是持续性的,这就需要检测人员有自己的专业判断。

  新报记者 李文博  从竹 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