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丨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改革 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近日,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创新载体2021年度绩效考核现场,5位评审专家围绕13项考核指标,一致为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打出满分。作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为一体的研发机构,清华天津电子院通过从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着手,探索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改革,释放了创新创业活力。来听记者吴妍妍的报道。
最近,它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与环湖医院合作的智能语音病历系统已经完成试运行,即将全面铺开。公司总经理孙磊介绍说:“以前比如医生做B超,一个录入员一个医生,医生操作录入员出报告,通过我们智能语音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医生一边操作的时候,他就可以直接口说,报告就会自动生成,这样它就节省一个人。”
它思科技依托清华大学电子系,其核心技术——智能言语处理技术,只需进行常规算法十分之一的样本人工训练就可以迅速提升语音识别准确率,目前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医疗、安防等领域。您可能想不到,在产业化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实验室里躺了十多年。孙磊说:“作为老师来说,他虽然说有比较核心的技术,想应用想做原型,想大家一块给磨成产品,也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这个市场上他也不知道老师有这个技术。但是有了电子院的桥梁,他也会帮我们去对接很多社会的资源。”
2015年7月,清华天津电子院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落户中新天津生态城,通过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改革,让很多类似的研发成果走出“象牙塔”。目前,电子院已经累计挖掘了清华大学各类成果转化项目118个,落地孵化企业43家。
近日,电子院与国内半导体产业领军企业韦尔股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打造的国内首个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其中功不可没的正是电子院通过市场化用人机制改革引进的90后小伙儿刘洪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很犯头疼,头几次开会我们都不知道该合作什么点,真的就是尬聊。后来我们就去深挖了一下他的业务结构,感觉到集成电路设计可能会是我们和韦尔能够深度合作的一个点,不断去碰来碰去,最后收敛到的是一个非常细分的方向。”
入职还不到一年,刘洪权就扛起了清华电子院科研成果产业应用的重任,带领团队促成了电子院与金山云、韦尔股份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抛弃原来在航天系统的“铁饭碗”,以合同用工形式加入电子院,刘洪权觉得虽然工作辛苦但很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产业端是有产业语言的,然后学术端是有学术语言的,怎么把产业语言翻译成学术语言,我觉得这是我们发挥的一个作用。首先当然是直接的这种经济回报了,目前来看市场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它本身的工作环境的一个激励,整体来说大家都是干事思维,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我觉得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绩效考核”,这个以往出现在企业管理中的词汇,在清华电子院这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里现在不再是新鲜话题。绩效与薪酬相挂钩,压力层层传导,让能者上庸者下,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活力和战斗力。清华天津电子院副院长王鹏飞说。“从公司主体的数量来看,我们在这一年多聚集的产业化上下游的公司大概有50多家,比之前5年的时间还要多一些,有一个光电芯片的(项目)已经真正的在本地产业化落地,马上就能进入到量产阶段了,从营收从纳税也是照比之前5年时间还要多。”
一年来的改革成果更加坚定了清华天津电子院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信心,接下来,电子院将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双赢”。王鹏飞说:“从今年的指标上看,营收方面从去年的5000万的指标到达了今年的一个亿翻了一番,希望能够推动清华大学这种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成果转化、产业化,能够让学校技术迅速的应用,又能让应用的需求能够迅速到学校形成一个大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