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如火如荼、“871”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双城发展”格局初现、深耕12条重点产业链、民生领域实惠惊艳……

  这是让人坚守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完全散去,仍有无数人待战如常;这是让人奋进的一年,经济、社会、环保、民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这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河南水灾、山西暴雨,来自天津的“蓝天”身影一次次星夜驰援。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每个人都经历着生活的苦辣酸甜;这一年的主角是你是我是他,是每一个勇担责任,努力前行,认真生活的人。

  盘点过去的日子,记录下这一年的点滴进步,彼此扶持,也彼此温暖。

  为此津云新媒体特推出“2021温度 ”系列人物报道,共同回顾这一年来带给我们温暖的天津身影。

  如果时间倒回两年前,于洪志不会想到,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于洪志在去年年初疫情最严重时担任“红区”第一突击队队长,无数次面对危险。2021年,疫情防控早已步入常态化,但于洪志和同事们身上的责任却从未懈怠。

  隔离休整  循环往复

  “铃铃铃……”清晨5点半,于洪志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但此时的他却并不在自己家中,而是在距离海河医院不远的隔离酒店里。

  这是于洪志“红区”工作期间的日常: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洗漱,吃下隔离点提供的早餐,6点半赶班车到海河医院,下午5点乘坐班车返回隔离点,这只是正常情况,“工作忙碌时,往往无法准时下班,只能赶4小时后,也就是当日21点的班车回隔离酒店。极少数特别繁忙的时候,还要在病区住一宿。”

  记者拨通于洪志电话时,他正在另一处隔离酒店接受隔离。一天前,他刚在海河医院“红区”结束了15天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正按照防疫规定,和同事一起接受为期15天的集中隔离。

  对于洪志来说,整个2021年,“进红区—隔离—休整—再进红区”这样的工作节奏已不再陌生。“进‘红区’工作15天,出来隔离15天,然后在外面工作、休整6周,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红区’诊疗工作……从去年至今,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自己都记不清几轮了。”于洪志笑着说。

  于洪志口中的“红区”,指的是海河医院内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近一年多以来,天津市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大多在全程闭环管理后,来到这里接受治疗。

  “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收治、排查、分型、上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诊疗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达到出院标准,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这就是我和同事们当前的日常工作。”于洪志介绍道。

  久在前线 待战如常

  于洪志正是天津市与新冠肺炎“一线作战”的最早一批人之一。2020年1月,天津市成立“新冠肺炎分析、研判和防控”专家组,于洪志成为专家组一员。在此之前,于洪志已有18年呼吸科工作经验,曾参与H7N9、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疫情防治工作。

  2020年1月21日,天津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随后转入海河医院治疗。作为第一突击队队长的于洪志与17名医生、35名护士早已做好准备,他们进入“红区”,展开临床救治。1月27日,于洪志被任命为海河医院“抗击新冠,保卫津门”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队冲锋在前,先后诊治多例重症、危重症患者。

  与现今不同,彼时全国人民对新冠肺炎这一病症所知还很少,预防、救治工作都要从实践中逐渐摸索而来。虽然进入“红区”前已做了功课,但摆在突击队眼前的,仍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当时,我们既要评估病情、提供救治、分担流行病接触史调查工作,还要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我只有一个念头——作为支部书记和病区负责人,我必须先上。”于洪志回忆道。

  面对呼吸困难的新冠肺炎患者,于洪志有时要进行插管和实施气管镜手术。拥有多年呼吸系统传染病救治经验的于洪志,心里很清楚这些操作背后意味着怎样的风险。但回顾这段往事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个时候,绝不能做个逃兵。”

  2020年2月,于洪志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幸运的是,经过精心救治,他痊愈而归。于洪志出院后,经过隔离、休整,又回到海河医院,重新投入工作。

  回想起这些经历时,于洪志谦虚地表示,自己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时间让自己多想,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呼吸科医生该做的事,“就算再来一次,我还会往前冲。”

  面对患者 换位思考

  治新冠肺炎患者已成为于洪志口中的日常,但做好这件“日常”,并不容易。

  “我们医院每轮进入‘红区’工作的医务人员有一百多人,分成两个队,既有专门负责鉴诊的人员,也有负责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的人员。”于洪志介绍,“所有人员两点一线,每天要坐班车往返于隔离酒店和医院之间。”就拿轮班和通勤来说,每天6个班,4小时轮一班,每班2人。有些值夜班的护士需要在深夜里赶班车往返医院,非常辛苦。

  于洪志自己也逐渐适应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日常工作节奏。有时,晚上回到隔离酒店,他还要参加总结会议、线上培训,以及准备讲课教案等工作,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和各种型号的充电器,成了他每晚要在隔离酒店里用到的东西。

  随着新冠肺炎救治方案的逐步完善,于洪志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变得有章可循。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于洪志也有着更精准的理解。

  “我们当前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自境外输入,他们经过闭环管理后,到院接受治疗,对这些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样很重要,我常告诉自己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耐心和患者沟通,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

  近两年来,面对与新冠肺炎来袭前截然不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每个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在承担着责任。

  “就拿最近来说,我一位同事的孩子突然发烧近40℃,但这位同事当时还在‘红区’工作,无法回到孩子身边,只能由家人照顾孩子,心里的焦急那是可想而知的。这其实是一个缩影,每个多次出入‘红区’的医护人员,都多多少少地克服着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困难,大家都很不容易。”

  闭环管理 市民安心

  2021年即将过去,对如今的广大市民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最为严重时的那段经历,已成为以前的回忆。甚至,疫情通报里零星出现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往往已不再惹人心惊。因为人们知道,疫情通报里“全程实施闭环管理”这短短几个字背后,是一份落在每个市民心头上的安心。

  市民的这份“安心”,离不开医护人员的默默守护。对于洪志和他所在的海河医院同事们来说,危险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在海河医院这家定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里,救治重任一刻也没有松懈。

  诊疗遇上加班的日子,于洪志返回隔离酒店时,酒店傍晚派发的盒饭往往早已冰凉,而这只是医护人员们坚守岗位的一个小小片段。

  如今,于洪志进入“红区”前的准备工作已愈发熟练:榨菜、酱豆腐、小零食、随身药品、换洗衣物……这些成了他每次惯常携带的东西。正读高二的女儿课业日渐繁忙,于洪志很是关心,却少有机会面对面地看妻子和女儿一眼。

  面对疫情这场战斗,于洪志和同事们充满了信心。“我只是医护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我深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每个医护人员都有所付出,克服了种种困难。我眼下能做的,就是尽力治好更多的病人,让更多新冠肺炎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中。”